本页位置:首页>2025南通这样干
今天(13日)下午,南通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南通大剧院隆重开幕。市长张彤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报告回顾了2024年工作,部署2025年重点工作。
★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3%左右
享有“江海第一山”美誉的狼山
(一)
挑大梁、扛重责
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工业用电量、工业开票销售、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均列全省前三。
省市重大项目完成投资1007.4亿元,超年度计划23%。
市县联动、线上线下搭建房产超市
跨境电商交易额增长超50%。
南通中心奥特莱斯开业运营
(二)
抓改革、促开放
重大战略落地落实
扎实推进301项重点改革任务。
国有资产清查全面完成,资产盘活率45.3%。
长江口产业创新绿色发展协同区建设上升为国家层面重要措施。
与上海签署科技、商务、交通、港口领域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新落地11个沪通共建平台,新增科创飞地8个、跨区域产学研合作项目超1000个。
获批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支持城市,绕城高速、洋通高速二期、宁通高速扩容建成通车,苏通二通道大临工程如期开工。
兴东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400万人次。
全省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在通召开
沿海铁水联运、集装箱远洋航线实现零的突破,上海港空箱调运南通分中心成立,南通港集装箱吞吐量增长33%。
(三)
拓增量、调结构
发展动能不断积蓄
扎实推进“携手央企再出发”战略伙伴计划。
新签约注册超5亿元内资项目429个、超3000万美元外资项目128个。
南通开发区(深海方向)获批省未来产业先行集聚发展试点。
新增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0家,中天科技集团迈入千亿级企业行列。
中天科技集团
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超400家。
新引进科创项目1620个,净增高新技术企业702家,新增省级以上研发机构47家。
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双示范”城市。
新入选国家级人才116人、省“双创”人才(团队)72个。
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专项母基金、产业链发展基金。
新增上市公司、新三板挂牌企业10家。
林泰新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上市
(四)
提品质、优功能
城乡面貌持续改善
城市更新三年行动收官。
新增公共停车泊位3682个、潮汐共享停车场172个。
改造老旧小区47个。
新建改造高标准农田30万亩,建成省级特色田园乡村15个、宜居宜业和美乡村133个。
改善农村住房1.2万户,改造农村户厕9.9万座。
PM2.5平均浓度有监测以来最优、连续三年全省最优。
新增区域治水1000平方公里,建成幸福河道1100条,成片造林6995亩。
出台碳达峰实施方案,试点建设(近)零碳园区。
全球首条“零碳隧道”——海太长江隧道清洁能源供电工程并网发电
(五)
惠民生、强治理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20项民生实事顺利完成,财政民生支出占比达80%。
新增城镇就业10万人。
新增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17.6万人,筹集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1.1万套(间)。
新改扩建中小学9所,新增省优质幼儿园16所。
高考成绩保持高位均衡,基础教育优质均衡经验全国推广。
通大附院东院区、中医院孩儿巷院区建成投用,“先诊疗后付费”等便民举措广受好评。
社区助餐
新增社区助餐点60个、示范性村级互助养老睦邻点90个。
新增普惠托位3312个,县级妇幼保健院实现全覆盖。
入选建设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名单。
《滨江警事》等作品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中国曲艺牡丹奖。
从严从实抓好政府自身建设
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
全省率先出台政府合同合法性审查地方标准。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委工作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勇挑大梁的责任担当,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加快跨江向海,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巩固提升“三个三年”行动成效,不断优化经济工作“四项机制”,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聚力共建长江口产业创新绿色发展协同区,加快建设全省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奋力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十五五”发展争取更大主动。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
主要预期目标是:
进一步巩固和增强
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适时推出增量政策,全方位扩大有效需求。
绘制“南通好玩·南通好物”全域全时全龄消费地图。推动住餐消费、家政消费、数字消费、绿色消费,拓展首发、首店、首展等消费场景。
文旅南通
中国中铁四局集团第九工程有限公司入驻南通
新增跨境电商企业300家。跨境电商交易额增长30%。
聚力建设更高水平国家创新型城市
新引进科创项目1800个。实施“揭榜挂帅”攻坚计划、前瞻技术创新专项和重大成果转化项目40个,净增高新技术企业700家,建设创新联合体30家。
新增高技能人才9000人。
2024南通科技产业协同创新季
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
高端装备产业产值突破1500亿元。
生物医药产业产值突破400亿元。
江苏百优达自主研发的首款国产透析人工血管
海安鑫缘集团研发的世界首款可降解蚕丝骨钉
引导家纺产业向大健康和睡眠经济拓展转型,推进“南通家纺”区域品牌建设和“精品家纺”认证,建立健全质量溯源管理、购物无理由退货等机制。
引导建筑业向智能建造、绿色建造转型。
新增规上生产性服务业企业100家以上。
实施新一轮“智改数转网联”三年行动,年内建成智能工厂基础级100家、先进级20家、卓越级2家。
新增省级以上绿色工厂20家。
打造一批(近)零碳工厂和园区。
全国规模最大的光氢储一体化海上光伏示范项目并网
着力建设全省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力争涉海产业规模突破1万亿元。
打造海洋装备之都、先进材料蓝海、新型能源绿岛。
康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25亿元的高端薄膜与锂电池隔膜项目
做精做特海洋渔业、海洋文旅两个提升型产业。
江苏第一缕阳光——启东日出火出圈
联手省船舶海工技术创新中心、东南大学南通海洋高等研究院、哈尔滨工程大学长三角高等研究院,共建高能级科研平台。
共建哈尔滨工程大学长三角高等研究院
支持龙头企业对接高能级平台,联合攻关涉海重大技术50项。
实施“水运江苏”南通方案升级版。
推动长江口至通州湾江海特定航线获批。
深化高水平改革开放
大力推进张靖皋、海太、北沿江、苏通二等过江通道建设,尽早开工通苏嘉甬铁路如东延伸段、通沪高速,加快推进南通新机场、如通苏湖城际铁路、通虞高速等项目前期工作,积极谋划新一轮过江通道布局。
海太长江隧道“江海号”盾构机的“心脏”到位
以共建长江口产业创新绿色发展协同区为抓手,加快沪苏通跨江融合发展,争取协同区建设方案尽早获批。
加强与上海证券交易所、长三角资本市场服务基地及财经媒体合作。
加快国有资产盘活利用,上半年资产盘活率达80%。
加快信用南通建设,综合信用指数保持全省前列。
争取船舶试航一程式服务、生物医药研发用品进口“白名单”等制度创新试点。
加快通州湾、洋口港、启东港口岸扩大开放。
统筹抓好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
有序推进唐闸古镇、国际家纺城等重点片区更新。
深入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加快打造全龄友好城市
完成家庭适老化改造1万户,护理型床位占比超80%。
建设康养科技产业园2家,引培科技型企业60家,做实做优长期护理服务产业园,争创省级银发经济特色园区。
新增普惠托位4000个,托幼一体幼儿园占比超50%。
新建嵌入式健身球场60片,开工建设滨江全民健身基地。
持续建设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南通
统筹推进“好人之城”“慈善之城”建设,擦亮“童声里的中国”品牌。
创意发起的“童声里的中国”成为南通叫响全国的一张亮丽名片
以全省唯一入选“国家奥运后备人才梯队”共建城市为契机,丰富“赛事+旅游”“赛事+制造”“赛事+培训”等业态。
办好江海国际文化旅游节。
新增新型公共文化空间25个。
以高效能治理保障高质量发展
统筹臭氧、PM2.5专项整治,空气质量保持全省前列。
探索构建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
纵深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推动城市安全治理智慧转型,协同制定消防安全条例,持续压降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
深入推进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更新改造老旧燃气管道405公里、供水管网215公里。
布设物联感知设备2000套。
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推进智慧警亭和智慧安防小区、街区建设。
生态南通“微笑天使”江豚逐浪
弘扬清廉政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