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权威解读

新华社北京11月23日电 戴上VR眼镜,跟随屋脊兽“小龙仔”沉浸式探索北京中轴线的起源及其背后的中国智慧;在便携式AIGC拍照设备的屏幕前,游客将面部特征融入场景故事模板,生成自己的故事海报;在巴掌大的全息投影互动盒子里,看到立体鲜活的数字人介绍博物馆展品……日前举办的2024年智慧旅游示范展示活动中,48个智慧旅游项目集中亮相,展现了中国智慧旅游发展的成果。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2024年智慧旅游图谱研究报告》显示,中国智慧旅游经济总体规模从2019年的4329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10382亿元,5年间规模增长了1.4倍。预计2024年,中国智慧旅游经济总体规模将达到12500亿元,同比增长20%左右。
中国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进智慧旅游发展。多部门印发《智慧旅游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工信部等部门发布30个“5G+智慧旅游”应用试点项目,推出42个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的培育试点项目;截至目前,中国已建成近30个综合性智慧旅游平台。
近年来,中国智慧旅游产业相关基础设施日渐完备。截至2023年5月,中国已有3382个4A和5A景区实现了5G网络覆盖,占4A和5A景区总数的89%;截至今年7月,中国移动物联网终端用户数达25.4亿,智能闸机、智慧大屏、智能摄像头等物联网设施在景区大量布设……
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新突破推动旅游行业数智化加速升级,为智慧旅游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比如以沉浸式体验大空间为代表的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空间火爆全国;普陀山联合力石科技打造的一码通平台链接线下场景;北京阿派朗乐园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与VR/MR技术,让孩子们与智能系统虚拟角色共同创作,获得沉浸式体验等。
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司长满宏卫表示,当前数字经济发展逐步从技术创新驱动转向应用创新驱动,伴随着大众旅游发展和个人数据终端的普遍应用,中国旅游市场的规模效应将充分彰显,智慧旅游发展的空间将更为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