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环保动态
八月末的通州湾三余镇同盟村,绿意葱茏,生机盎然。田间稻苗随风轻摆,成群小鸭游弋于稻浪之间,忙着除草啄虫。这幅和谐相融的景象,正是该村积极推进“稻鸭共生”生态循环种养模式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同盟村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为主线,不断探索助农增收新路径。2025年,村里引进“稻鸭共生”模式,利用300余只的鸭群实现“以田养鸭、以鸭促稻”,初步构建起绿色、高效的“稻+”产业新格局。
“‘稻鸭共生’不仅生态,更效益显著。”同盟村党总支书记曹刚介绍,“鸭子代替人工除草除虫,水稻更加绿色健康,市场价也更有优势。鸭蛋和成鸭还能另外卖钱,实实在在增加了村民收入。”
这一模式真正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鸭与稻协同共生,既提升了稻米品质和经济效益,又显著减少化肥与农药使用,保护了水土环境,让农田生态系统焕发新生。
下一步,该村计划进一步扩大稻鸭共养规模,并通过合作社强化鸭群分群管理、水稻精细管护,持续优化“稻护鸭、鸭促稻”的生态循环机制,让这片绿水青山成为群众增收、乡村振兴的坚实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