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南通天时地利人和皆备,已进入新一轮黄金机遇期,站上跨越发展的绝佳风口。
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会的召开,既提气鼓劲,又指明方向,在市级机关各部门各单位中引起强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积极响应全会号召,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的决策部署上来,全面落实“四个走在前”“四个新”的重大任务,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以勇挑大梁的信心和底气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汇聚起奋进新征程、携手谱新篇的磅礴力量。
制造强市,为产业倍增积蓄新动能
全会要求,把抓好实体经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强市之要,突出强链补链延链,以创新驱动、项目支撑、集群发展加快制造强市建设。
高水平跨江融合、高质量向海发展,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市工信局负责人表示,南通制造业将聚焦传统产业焕新、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布局三个任务,打造现代产业新体系,力争2024年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六大产业集群产值增长10%以上。坚持跨江向海、项目突破、企业培育三个路径,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推进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网络化联接三个工程,绘就智能制造新蓝图;实施平台攻坚、技术攻关、“才”聚制造三个行动,点燃协同创新新引擎。完善校企合作、惠企平台、大会大展三个平台,打造助企发展新生态,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汇聚更多制造业力量。
“锚定建设更高水平国家创新型城市目标不动摇,着力激发创新第一动力,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集群发展。”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赵男男表示,全市科技条线将认真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全面推进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建设,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将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南通分中心打造成为长三角创新资源配置的新节点、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建设的主引擎;全方位嫁接跨江科创资源,实施“基地+拓展区”“总部+协同中心”等协同路径,谋划在科创资源富集地打造“科创飞地”。同时,加大科技招商力度,强化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以高能级平台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
“以务实、严实的工作态度深入贯彻全会精神,不断强化服务经济意识,创新服务经济手段,全力推动全市民营经济的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市工商联主席陆建新说,今年市工商联将持续深化“万家民企大走访”活动,形成上下联动、互相借鉴、互相促进的大走访工作氛围。围绕贯彻落实政策、科技创新、绿色低碳发展等主题,定期举办沙龙活动,持续建设“产学研”成果对接平台,动员商会与各大高校科研机构开展对接交流,助力科研成果在我市企业中及时转化、深度融合,提高我市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
跨江向海,为沿海经济带增创新优势
全会要求,联动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两大战略,深度跨江融合,加快向海图强,增强优质资源的区域集聚能力。
南通大学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研究员陈长江认为,对于深度跨江融合,加快向海图强,推动政策协调与创新驱动是关键。他说,全力构筑南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支撑,对南通未来发展的方向和举措作出了明确。当前南通已站上跨越发展的绝佳风口,应以大视野、高定位、大手笔纵深推进两大国家战略,全面构建大江大海交融的大发展格局。
深化江海联动、陆海统筹,以新担当新作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南通新实践的沿海新篇章。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锚定目标、真抓实干,全面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重点打造一批海洋产业龙头项目、优质企业、特色园区,以高质量海洋产业引领带动富有江海特色的现代海洋城市建设,在全国海洋城市中争先进位,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增添新动能;持续落实省、市沿海规划部署,协同推进产业强海、科技兴海、开放活海、生态护海,加快推动通州湾石化双循环基地规划建设,为江苏“1+3”重点功能区沿海经济带增创新优势。
通州湾示范区党工委副书记石星恺表示,将对标世界一流标准,高起点规划建设通州湾绿色化工拓展区。全力服务新材料产业基地项目,将指挥部建在项目一线,把党旗插在建设一线,“面对面”协调难点堵点,抓调度、抓协调、抓服务、抓保障,有序推进19项前置性专项规划编制,协同推进港口码头、安全应急、园区智慧建设等26项配套基础工程。锚定建设通州湾石化双循环基地目标不动摇,抓住关键、集中力量,努力为全市高质量发展再添新引擎。
城乡融合,以高水平保护助推高质量发展
全会要求,统筹好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各类要素双向流动,打造全域美丽的生态环境,推动建设繁华城市和繁荣农村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市市政和园林局局长汤葱葱表示,为满足市民群众多元化游憩需求,我市通过结构性绿地公园化改造、带状公园绿地节点化公园改造、老旧城市地块属性调整等举措,加大加密多类型、多层级的公园体系。强化公园与城市的连接,加强用地空间的深度挖潜、灵活运用,同步完善既有公园绿地综合服务功能,重点关注“一老一小”,不断提升公园绿地服务供给水平。深化细化公园绿地开放共享等各项管理措施,鼓励通过功能完善、文化赋能、活动运营等方式,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优品质的绿色公共活动空间。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既要建设一批可观、可感、可享的精品项目,更要建立保障城市更新可持续的政策体系。市住建局局长王开亮表示,住建部门将继续按照三年行动的总体部署,紧扣“出成果”的工作目标,在推进项目建设和政策体系研究上,双向发力、多轮驱动、汇聚成果,推动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同时,加强统筹策划,建成一批在省内有影响的特色示范项目,争取入选省级城市更新试点;查找识别城市问题和短板弱项,系统化解决“更新什么”“谁来更新”“怎么更新”等问题,为后续持续推进打好基础;完善城市更新政策机制、标准体系、方式方法,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城市更新,保障城市更新可持续。
“进一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认真实施乡村振兴百村示范、农村人居环境千村整治工程,聚力示范培育、聚焦全面整治,推进片区化打造,让富有江海平原特色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更可期。”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张军表示,将坚持富民强村导向,推动提档升级,建优“小循环”,建强“大循环”,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以示范村为核心打造一批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加快补齐短板,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提升乡村治理效能,每年评选500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先进村。
“全会的要求站位高、目标明,为南通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有着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市生态环境局局长程炜表示,将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持续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抓好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落实城乡大气环境协同治理和国省市考断面溯源整治方案,全面推进土壤环境“一张图”联动监管审核,奋力在提升生态系统质量、绿色低碳转型、拓宽“两山”转化路径、创新绿色制度、弘扬生态文化上出新绩,以高水平保护助推高质量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日报记者集体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