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仪
9月10日,以“绿色、经济、安全、发展”为主题的碳中和能源高峰论坛暨第三届中国国际新型储能技术及工程应用大会在深圳召开。在同期举行的“2023中国新型储能产业最佳创新力系列奖项颁奖典礼”中,林洋储能荣膺“2023年度中国新型工商业储能最佳解决方案奖”。(9月14日《南通日报》)
新型储能产业风起云涌,需要我们抢抓当前十分难得的窗口期、机遇期,锚定产业新赛道“建圈强链”。随着一批重大项目落地建设、一系列关键技术突破应用,为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能级注入了澎湃动能。
项目为王才能挺起产业发展的“硬脊梁”。推动新型储能产业击楫勇进,需要源源不断的新项目、大项目、好项目提供支撑。因此,围绕产业链发展路线图,不仅要引进一批顶天立地的行业巨头、“链主”项目,而且要招引一批铺天盖地的专精特新“小巨人”、制造业“单打冠军”,在有链强链、缺链补链、上下延链上打好组合拳,进一步优化产业链结构、提升产业链价值,聚链成群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企业是竞逐储能新赛道的主体。企业强则产业强,要瞄准产业前沿、细分领域、市场需求,注重科技创新、人才引育、资本运作、品牌建设,加快“制造+总部”“龙头+配套”“实体+数字”一体发展,推动新型储能产业无中生有、有中做优、优中变强,形成更多令人瞩目的产业地标、企业地标。
向新而行,新型储能产业才能有无限可能。我市在技术攻关、示范应用、基础改造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面对技术迭代日新月异、产业竞争异常激烈的现状,要坚持下好创新先手棋,立足“高精尖缺”和“卡脖子”领域,突出产教融合、校地协同,依托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大装备技术水平提升、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创新上谋求新突破,切实增强产业竞争力和话语权。
这几年,我市在资金、人才、项目扶持等方面不遗余力,为产业发展营造一流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环境。在此基础上,既要搭建“政策+科创+人才+资本”平台,也要强化要素保障、审批服务,以真金白银的支持、真心实意的服务、真抓实干的作风,让新型储能产业拼出更大空间、闯出更广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