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评论观点

应学梅花生傲骨 且看民心论政绩
来源:南通日报 发布时间:2024-03-26

□朱洪海

近日,大型原创廉政越剧《风梅图》在南通各县(市、区)陆续献演。南通艺术剧院越剧团演员们的倾情演绎,让观众欣赏到精湛的传统艺术表演的同时,也引发了党员干部对于政绩观的讨论。

该剧共有“斗梅”“护民”“醉画”“拜娘”“夜送”五场,讲述了清朝南通州人、“扬州八怪”之一的著名画家李方膺,任兰山知县时发生的系列事迹,重点表现了李方膺心系苍生、勇于担当、固守本色的高尚品格。李方膺其人爱梅,善画梅,更拥有梅的风骨,具有“不逢摧折不离奇”的鲜明特征。剧中其身上展现出来的特质,对当代党员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

“不拍马屁拍驴蹄”的倔强。剧中李方膺在赴任途中,无意间惊闻兰山百姓因垦荒令遭遇不幸,不顾总督亲颁垦荒令的现实压力,依然急切赴省为民代言,被沈玉林称为“不拍马屁拍驴蹄的倔山芋”。不盲目唯上,而是坚定为民,不仅需要莫大勇气,更需要足够的政治智慧。自己在领导心目中的形象会不会打折,仕途会不会受到影响,同事会如何看待自己,这些现实问题都会让人在权衡过后知难而退。不畏压力,敢讲真话,是党员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最难能可贵的性格底色。

“忍看百姓悲泪弹”的良知。剧中有这样一段内容:总督府求见被拒,进而祸及郑家,让郑老三不幸蒙难。面对正承受丧子之痛的秦老太,心怀悲民之心的李方膺不顾官袍在身,竟下跪认秦老太作娘。这份苦百姓之苦、痛百姓之痛的良知,着实让人动容。看到自己的工作没有做好,会不会感到自责,看到群众正在经受苦难,会不会感到难过,这是判断党员干部是否真正“为人民服务”的最朴素的标准。男儿膝下有黄金,跪天跪地跪父母。李方膺跪的是乡间老妪,认的是百姓为父母,当的是群众的儿子,这一行为的背后,是他民生情怀的生动体现。心怀悲悯,情系苍生,是党员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最该坚守的人文底线。

“好大喜功生忧虑”的清醒。总督枉顾实情在盐碱地上推行垦荒令,增加赋税,增添政绩,为的是向上邀功请赏,图的是自己步步高升,根本无心顾及民怨载道、民情沸腾的实际。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急于出政绩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不应脱离实际。一个地方的发展不是靠一时兴起,而是要尊重发展基础,遵循发展规律,注重发展方式的可持续性。李方膺上下奔走,呼吁解除垦荒令,是对“欲速则不达”“过犹而不及”的正确判断,是对好大喜功反易生出祸端的清醒认知。实事求是,保持耐心,是党员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最该具备的政治清醒。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决定事业兴衰成败,党员干部要像李方膺一样多学梅的风骨,把好事实事做到群众心坎上,才能做出最好的政绩。这,或许正是这部剧想要向我们传达的最重要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