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孝誉
近日,如东栟茶方凌垦区“海水稻”新品种迎来丰收时刻,220亩盐碱地均产超700公斤。“海水稻”,并非字面理解的“在海水中生长的水稻”,而是指育种专家通过杂交育种技术选育出的,能够在一定浓度盐碱地中生长的水稻品种。
地处沿海地区,如东滩涂、盐碱地资源丰富,是开展耐盐水稻示范种植的理想区域。2020年,袁隆平“海水稻”团队在全国五大类盐碱地区建立“海水稻”试验示范种植基地,如东栟茶方凌垦区作为东部滨海盐碱地类型,是江苏省唯一入选的试验示范种植基地。目前,“海水稻”示范种植项目在如东已初步形成从耕、种、管、收、烘干、加工到售卖的全链条模式。未来5到6年内,如东将以示范基地为样本力促耐盐水稻规模不断扩大,促使更多滩涂、盐碱地加速“蜕变”为良田。
我国有约15亿亩盐碱地,其中约5亿亩具有开发利用潜力,是重要的耕地后备资源。如果能唤醒“沉睡”的后备耕地资源,化土地存量为耕地增量,将极大促进耕地资源扩容、提质、增效,对于突破“藏粮于地”空间,拓展“藏粮于技”储备,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要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切实加强耕地保护,全力提升耕地质量,充分挖掘盐碱地综合利用潜力,稳步拓展农业生产空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如东方凌垦区有4000亩盐碱地改良田,含盐量各不相同,在这里可以开展各类耐盐品种和土壤改良方面的研究。向盐碱地要效益,技术条件能否支撑?经济效益上是否可行?资源生态上是否可持续?这些都是不可回避的问题。我们要因地制宜、有序推进,开展盐碱地开垦潜力评价,编制开发利用规划,为盐碱地综合利用提供依据,拓展适宜作物播种的面积,为农业生产提供更为有力的土地资源支撑。
盐碱地综合利用,离不开科技创新。要聚焦盐碱地生物育种、产能提升、生态化利用等重点,采取委托研发、竞争申报、揭榜挂帅等形式,推进技术攻关。同时,加快科研成果推广,构建适用的盐碱地农业技术模式。
推进盐碱地综合利用,必须坚持系统思维,综合施策,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大文章。从如东盐碱地改良利用的实际情况来看,水稻是改良盐碱地的首选粮食作物。它的根系具有分泌有机酸和吸收盐分的能力,能有效降低土壤盐分。因此,培育种植耐盐水稻,一方面有利于开发新的土地资源,另一方面,也能够使土壤不断得到修复、改良,为以后培育更多良田奠定基础。
提高盐碱地综合利用效益,要探索农业产业化新路子。如东“海水稻”大米与常规粳米品质不同,要打造品牌,注重包装,增加线上线下门店,扩大影响,打入高端农产品市场。要充分发挥农业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村集体等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治理盐碱地与发展特色产业、开展乡村建设相结合,撬动社会资本,构建多元参与格局,形成可持续治理模式。
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是耕地保护和改良的重要内容,需要我们坚持科学治理、久久为功,用好耕地后备资源,把更多盐碱地打造成新粮仓,为端稳端牢中国人自己的饭碗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