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要闻

财政部门加强资金保障,强化政策支持,全力助推城建交通项目建设——
金融活水为城市能级提升增动力
来源:南通日报 发布时间:2022-09-27

9月7日,海太长江隧道正式开工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概算约357.4亿元,其中南通承担该项目资本金38.37亿元。市财政局坚持服务大局、主动作为,集聚各方力量,为海太长江隧道的建设推进提供有力支撑。

今年以来,市财政局围绕构建“一枢纽五城市”,充分发挥基础设施建设在稳投资、稳增长、稳预期中的重要作用,不断优化体制机制,拓宽资金渠道,完善配套政策,全力保障重点城建交通项目建设,助推城市能级品质不断提升。

拓宽资金渠道

支持重大交通项目建设

6月28日,张靖皋长江大桥全面开工;9月16日,洋吕铁路2标上部结构施工阶段启动……围绕“一枢纽五城市”主攻方向,今年南通交通计划投资316亿元,目前已完成213亿元,全市重大交通项目建设实景图正迅速变为现实。

城市要发展,交通必先行。要达成交通强市的目标,项目建设资金保障不可或缺。今年以来,市财政局积极争取上级补助资金,通扬线通吕运河段、南通西站枢纽等重大交通项目获得补助资金10.9亿元。用足用好政府专项债券,今年北沿江高铁、通州湾港区三港池1#-3#码头、洋吕铁路等重点交通项目共争取政府专项债券29.53亿元,有效缓解了项目建设资金压力。同时,市财政局充分利用当前政策窗口期,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对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的支持,目前北沿江高铁、海太过江通道、张皋过江通道等3个项目共获国家基金支持35亿元。

“交通项目投资大、周期长、回报慢,筹集项目资金还需多条腿走路,确保交通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市财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施桂林介绍,以南通绕城高速公路项目为例,为解决该项目资本金筹集难题,市财政局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先后与上海城建、中国交建、中国建筑等企业进行了多轮市场测试、谈判,创新采用“股权投资+施工总承包”的招商模式,探索同股同权、收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社会资本参与交通项目建设新路径,有效调动了各类资本能动性。目前,绕城高速社会资本方投资14.8亿元,已到位5.2亿元,为项目建设注入了金融活水。

据统计,今年以来,市财政局共筹集资金80多亿元支持南通重点交通项目建设,为我市加快构建公铁空、江海河立体化现代交通运输体系蓄势添能。

聚焦群众需求

助推城市品质能级提升

当前,南通轨交1号线已进入开通运营倒计时,正式开通后,南通市民的工作和生活将得以提速。“平时到南通西站乘坐高铁,打车需要60元左右,地铁开通后仅需花费几块钱,出行成本大大降低。”家住市图书馆附近的陆先生对“地铁时代”的到来充满了期盼。

轨道交通对提高城市发展能级、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具有重要支撑作用。一直以来,市财政局全力服务轨道交通发展,积极协助轨道公司向上争取低息债券,截至8月底已累计争取各类债券99.2亿元,可节约贷款利息支出约14亿元,全力保障我市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资金需求。

城市能级全面提升,体现在交通发展上,也展现在群众生活的细微处。据统计,2020年以来,市财政局统筹安排市政、园林、公用项目投入50亿元,支持工农路、虹桥路、人民路等城市主干道提升改造,保障园林路绿廊、长泰路两侧绿化景观带等项目建设,实施重点道路停车秩序整治等公用项目,回应市民关切,纾解民生难题;市区财政累计筹措老小区改造资金24亿元、破旧片区更新资金5亿元,着力改善群众居住环境,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指数。

“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南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力助推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打造人民群众可观可感的高品质生活空间。”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曹金海表示,南通每年财政支出八成以上投向民生,真正让发展红利转化为市民的幸福指数。

创新体制机制

凝聚全市板块发展合力

提请市政府出台《市与区城市建设管养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实施细则》,凝聚市、区发展合力,推动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研究起草《南通市高速公路项目资本金筹措办法》,为我市高速公路发展再上新台阶奠定基础……今年以来,南通财政充分发挥体制机制创新对城市建设的推动作用,科学划分事权和支出责任,着力激发各板块的积极性、主动性,共同推动重大城建交通项目快速推进。

北沿江高铁南通段线路全长约140公里,占江苏段1/3左右,它的建成将对南通全方位提升交通、城市、产业能级产生实实在在的影响。近日,省铁路集团对媒体表示,北沿江高铁已经具备法定开工条件,即将于近期开工。

推进北沿江铁路工程项目建设投资并非坦途。今年3月,省铁路办召开沪渝蓉高铁江苏段前期工作推进会,要求各市尽快明确按地方要求增加建设内容的建设主体。“根据建设程序和要求,初步设计审批前,沪渝蓉高铁建设单位将与我市陆续签订变更项目建设协议,尤其是海门北站预留工程、南通站规模扩大等项目急需落实。”市财政局综合处副处长谢亚波介绍,为此,市财政局会同市交通运输局等部门多次进行专题研究,按照“谁主张谁投资、投资与收益对等”和“投资主体与业务管理相统一”的原则,明晰市与县(市、区)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制定北沿江高铁项目增加内容建设资金分摊和投资主体建议方案,为推动北沿江高铁年内开工、全面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供有力保障。

“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为推进城市建设提供坚强财力保障和体制机制支撑。”曹金海表示,接下来,市财政局将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多措并举筹集资金,加大城建交通项目保障力度,为加快建设“一枢纽五城市”作出财政贡献。

日报记者 龚秋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