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型企业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微观基础,是最具市场活力和发展动力的创新主体,也是吸纳高质量就业和培育发展新动能的主力军。提升发展质量、增强发展后劲,不仅需要顶天立地的重大产业项目,更需要铺天盖地的科创项目。
今年以来,我市持续探索精准有效推进科创项目招引,通过科创项目招引不断提升产业集聚度和竞争力,同时,为科创项目培育持续营造“如鱼得水,如鸟归林”的生态。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共招引科创项目570个,一大批科创项目加速落地,为更高水平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带来“源头活水”。
契合产业,瞄准项目含金量成长性
相比传统意义上的产业项目,科创项目虽是“轻量级”选手,但科技含量高、人才集聚多、占用资源少、亩均产出高、发展潜力大、行业颠覆性强。当前,科创项目已成为各大城市和资本市场竞相追逐的“香饽饽”。
科创项目招引,不看“吨位”,看的是“含金量”“含新量”。今年,我市特别明确加大招引科创项目目标导向,重点招引一批技术密集、人才集聚、高成长性的优质科技型中小企业。
梳理今年以来我市招引的科创项目,投资主体涉及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中小型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高端创业人才,有的项目在行业细分领域拔尖,有的则手握打破国外垄断的技术。其中,如东的江苏如清智造是国内唯一从事多相流传感融合技术及成套装备研制的创新企业;海门的金磁海纳纳米晶材料项目,通过自有专利技术制备出全新的非晶纳米晶合金,实现进口替代。
项目“含金量”“含新量”如何,成长预期怎样?专业评估是“选得准”的前提。如皋通过加强招商部门与科技部门联动,推行项目招引“预评审机制”,所有项目均须通过科技部门前置审核,从中挖掘出的百林科制药、海贝新能源等项目,预计今年应税销售均超3000万元。
落地一批科创项目,带动一个主导产业。各地在比较分析后找准方向,精准发力,纷纷寻找与产业契合度高的项目,突出上下游关联度。落户在海安的海相(江苏)科技有限公司,其开发的产品可扩展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智能座舱、人员健康监测领域,与威尔曼、晟驰微电子等本土企业在产业链配套上具有极高匹配度。如东的南通盾凯劳保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项目,则为恒辉、汇鸿、东瑞等安防劳护龙头企业提供了上游配套支撑。
靶向发力,提升招引精准度实效性
科创项目招引工作抓好了,发展才能快人一步、高人一筹。各地、各部门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第一资源。着眼“引智谋商”,各地坚持科创项目招引与人才引进相结合,以人才引入带动科创项目落地。博嘉生物医学创始人姚杰入选崇川区“紫琅英才”,该人才项目落地后,崇川区立即启动“全流程、全周期”服务机制,成功助力企业认定为市科创项目。在该区今年新认定的科创项目中,区级以上人才项目占比超16%。
一些地区探索“以商引商”,深入摸排产业链、供应链上合作企业、优质项目,政企合作做好招引文章。如东的帝京半导体科技(南通)有限公司从苏州引进,就是通过“以商引商”来通落户的,主要生产半导体制造装备关键部件,目前应税销售已达到1485万元。在比选多地后,亿控智能装备项目投资方最终选择了其下游客户所在的海门区。项目落户,也将为当地高端装备产业上下游发展带来新机。
当前,科创飞地已经成为板块对接异地创新资源导入的前哨站。如皋积极探索“飞地孵化”模式,与复旦、同济、上海交大等多所沪上名校合作共建孵化器,成功引进异地孵化的百林科制药装备项目。该项目在今年省科技创业大赛总决赛中获得三等奖,“异地孵化”模式也使得项目落地后的产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疫情期间,线下招商受到一定阻碍。各地创新方法手段,改变以往“面对面”形式招商。通州区与强芯科技(南通)有限公司通过高频次视频对接,就政策及企业需求一一作详细回应。疫情形势好转后,立即开展互访、考察,最终促成项目方整体搬迁落户至南通高新区。今年以来,该区已组织“云洽谈”60余场次,对接项目80多个,通过“云招商”落地的科创项目达22个。
涵养生态,确保项目留得住走得远
科创项目既要引得来,也要留得住,还要发展好,才能形成良性循环。打造集聚科创项目的洼地、创新驱动发展的高地,不但要用优良生态吸引科创项目落地落户,还要以优质服务支持科创项目成长壮大。
各类载体是承载优质科创项目的“聚宝盆”。依托载体内专业服务平台,各地帮助企业申请知识产权、申报科技项目,形成项目与载体良性互动。江苏迈鼎科技公司落地崇川后,依托该区信创园内的智慧安全可信技术研究院、中国电子现代数字城市江苏研究院,获得了便捷的适配测试和标准验证,大幅降低企业开发成本,提升了市场核心竞争力。
目前,全市共有众创空间86家、孵化器76家、加速器5家。“我们将推动提升载体的市场化、专业化程度,不断完善载体服务功能。”市科技局副局长林伟介绍,围绕科创项目从“小微—成长—壮大—规模”的发展周期和产业特色空间需求,该局将加快引导打造“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科技创业孵化链条,提高专业化服务能力,高质量推进创业载体建设。
科创项目多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期资金需求较大。为此,各地根据项目方实际需求拿出服务举措和扶持政策。
安源医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高端治疗性长效重组蛋白和单克隆抗体研发的高科技企业,项目落户启东时,启东主动提出为企业一期项目供地30亩,并借鉴深圳、苏州等地成功经验探索“代建模式”,由国有企业为项目定制化代建。
以真金白银扶持科创项目行稳致远,今年以来,我市着力推动“科创30条”“人才新政3.0”落地落实。截至目前,已兑现“揭榜挂帅”攻坚计划等科技专项资金2.4亿元,兑现高层次人才引进等人才专项资金3亿元。市财政局推动创新发展基金加快投资布局,天使类、产业类基金已累计设立9支子基金,规模达38亿元。 日报记者 沈雪梅 王玮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