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学与思

突出主城特点 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落细落实
来源:南通日报 发布时间:2022-12-21

□胡拥军

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我区在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的基础上,注重突出主城特点,聚焦工作重点,以重点工作持续突破,带动整体工作全面提升。

坚持创新驱动,着力推动产业发展量质齐升。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首要任务。我们将把握城市经济发展特征和要求,聚焦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融合发展,大力实施工业提速增效与现代服务业繁荣发展三年行动,全面提升产业标识度和综合竞争力。到2025年,GDP突破22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160亿元。一手抓先进制造业做大做强。主攻集成电路、生命健康、智能装备、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外抓招引、内抓提升,实施补链固链强链行动,打造千亿级电子信息(集成电路)产业集群、300亿级智能装备产业集群、200亿级新材料产业集群。注重集约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安全发展,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到“十四五”末,工业应税销售突破2200亿元,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到25%,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3%。一手抓现代服务业繁荣发展。围绕现代商贸、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服务外包、数字文化、科技服务等产业领域,大力实施双招双引、集聚发展、骨干培育、项目建设、融合发展、人才引领等六大工程,促进服务业大发展大繁荣,到“十四五”末,服务业应税销售突破4500亿元,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超70%。

坚持“三生”融合,着力推动老城新区交相辉映。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建设现代化高品质城市是提升主城区首位度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支撑。我们将统筹老城区更新改造与新片区规划建设,打造美丽南通主窗口。一手推进老城区高水平更新。以申报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为契机,扎实推进唐闸片区保护修缮和活化利用,持续扩大“中国近代工业遗存第一镇”影响力。以寺街、西南营保护利用等十大项目为抓手,通过保护修缮、改造提升、业态升级、交通优化、景观美化,一体推进环濠河南大街片区整体焕新。稳妥推进任港路新村等破旧片区更新,扎实推进美丽街区、“最美回家路”建设。坚持用绣花之功管好城市,深入推进文明城市长效管理十项机制,大力实施背街后巷、市容环境、停车秩序等整治项目,提升城市宜居品质。一手推进新片区高标准建设。以北滨江景观带、五龙汇生态改造、任港河景观带、通师二附任港湾校区、城中小学五龙汇校区等十大工程为抓手,高水平规划建设任港湾和五龙汇城市新片区。持续优化生态布局,坚持不懈落实长江大保护和十年禁渔要求。以更高标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化PM2.5和臭氧浓度“双控双减”,保持地表水市控以上断面优Ш比例和土壤安全利用率100%。

坚持民生优先,着力推动新老市民安居乐业。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我们将针对主城区群众的“急难愁盼”,突出“安居”和“乐业”,让新老崇川人都能感受到崇川福地之幸福。一手抓安居。对于老崇川人,我们将以钉钉子精神推进老旧小区改造,5年内完成251个老旧小区1100万㎡改造,系统解决好停车、充电、管网、加装电梯、物业管理等突出问题,惠及近14万户50万人。创新试行物业服务社管理模式,实现改造后的小区管理常态长效。对于新崇川人,围绕青年友好型城市建设目标,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充分发挥人才新政撬动作用,扎实推进领军人才集聚、青年人才荟萃等八大引培工程,强化人才公寓、职工公寓供给,五年内导入新崇川人超10万人,其中引培高层次人才2000名、高技能人才5000名以上。一手抓乐业。优化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全力打好稳岗、扩岗就业“组合拳”,持续擦亮“云就业”品牌,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年度新增就业岗位超3.6万个。高标准建设“一站式”人才服务中心,聚焦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重点领域,完善子女入学、医疗VIP等政策,为人才创新创业切实解决后顾之忧。

(作者系崇川区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