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学与思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
来源:南通日报 发布时间:2023-07-31

□葛明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必须抓好基层治理现代化这项基础性工作。”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完善基层直接民主制度体系和工作体系”。

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基层的重要堡垒,是党治理国家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基层治理方方面面都与基层党组织密切相关,我们要切实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各方面,以建强基层党组织为主抓手,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的强大动力。

着眼于提升居民满意度。准确把握基层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不断增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赢得群众对党的信任和拥护。这就需要进一步夯实社会治理的基层基础,创新集成化服务机制,在城市合理设置社区服务站,提供扶贫助困、养老医疗等综合服务,定点为群众调解矛盾纠纷,将矛盾纠纷解决在群众家门口,做到矛盾不上交。

着力突出党员示范带动。整治乱搭乱建、乱堆乱放,党员干部的切身行动就是最强的示范力量,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特别是在文明城市创建、卫生城市创建等工作方面。要深化推行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红色网格”等做法,通过发动群众、党群共建,扎实开展垃圾分类、生活污水治理等工作,全面提升社区环境质量。

突出做好党建带群建。居民是社区治理的主体,群团组织则起着桥梁作用,基层治理中不能忽视了这些力量。通过基层党组织探索建立“党员+妇女代表+团员青年+居民”的联动考核制度,将环境整治、垃圾分类、美丽庭院创建等作为联合考核内容,尤其要注重发挥好群团组织服务群众、发动群众的作用,有力提升党群合力。

抓好基层党组织队伍建设。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基层党组织是社区治理的主心骨,社区党组织强了,才能有效汇聚和整合各类利益主体的诉求,形成能够实现群众利益的有效办法和措施。通过探索“党建+发展”思路,开办相关技能培训班,实行师徒结对,评选先进社区书记和后进社区书记等措施,并与考核激励相挂钩,让社区干部的本领过硬、腰杆挺直。

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是大变革时代基层治理方式与时俱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党的领导不能缺失、不可替代,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核心力量,党的建设水平直接关系到基层社会治理的质量。在基层社会治理的过程中,要继续加强和创新党的建设工作,突出党组织领导的核心作用,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基层社会治理的工作水平。

(作者系南通市小海街道党工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