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要闻

争挑重担 勇扛重责
点燃高质量发展强引擎
来源:南通日报 发布时间:2022-09-28

面对防控疫情的大考,如东尽锐出战,落细落实高速卡口查验、“敲门”“扫街”行动、全员核酸检测等一系列防控举措,切实筑牢联防联控群防群控严密防线,如东成为全市唯一本土“零感染”的县(市、区)。在全市率先建立领导挂钩服务企业制度,出台保企业稳就业惠民生“十二条”举措,全力稳经济、保民生。上半年,如东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50.1亿元,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2亿元。1至7月份,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增幅、商品房销售面积增幅、外贸进出口增幅、工业用电量均居全市第一。

弘扬“厚德力行、耕海图强”的新时代如东精神,发挥“海子牛奖”“战狼奖”的激励作用和“陀螺奖”的警示效应,引领广大干部始终保持“人一之我十之”的劲头、“5+2”“白加黑”的奋斗姿态,一天当作两天用,两步并作一步走,用辛苦指数换取如东跨越赶超的发展指数,点燃高质量发展强引擎。

机关干部雪中送炭 点位制打通保供生命线

5月1日,江东合金技术有限公司110名员工坚守岗位,铜杆车间、导体车间满负荷生产,班产量再创新高。“今天从上海送进来5货车电解铜,1000多吨产品运出去,是保供卫士解了燃眉之急,撑起了企业发展的一片天。”公司总经理助理袁剑锋告诉记者,“‘五一’期间,公司没放一天假,齐心合力夺高产创高效,向全年实现销售43亿全力冲刺。”

连夜帮助企业打通生命通道的是如东县机关干部。4月11日,如东县发改委主任于海杰一行提前进驻如东危险系数最大的S28高速马塘出口接车点,在这里通宵达旦地安装现代化消杀装备,一夜之间打造了“信息化程度最高、软硬件配置最强、通行最顺畅的保供通道”,来了就走,使上海来送货装货车辆不再排队等待。当从高速上下来的货车徐徐驶入接车点,负责消杀的如东县民营企业服务中心主任缪建院按动电钮,雾状消毒液从喷淋里源源不断地喷向货车车厢周边,对讲机联系镇区引导员、安排接送车辆、放行,整个流程只有7分钟。

雪中送炭,“疫”不容“迟”,如东4000多名县镇区(街道)机关干部主动请缨,奔向保供运输线。保供通道,上海、如东双向直达,运进来的是如东骨干企业最紧缺的原料、急迫外运的出口产品。驻在现场办公的镇区点位长负责与上海货车驾驶员、企业和接送专员第一时间对接,日夜驻点,吃睡办公都在集装箱房里。他们24小时服务,把家安在点上。

“没有货车送货,我们200万元的出口产品交货逾期,就要面临600万元的罚款……”4月10日上午7点,奋战坚守保供一线一夜未眠的如东县经济开发区经济发展和科技局副局长桑建如从高速口返回的路上,接到申蓝家居老板徐平十万火急的求助电话,马上联系借了一家外贸企业的货车,区管委会迅速腾出闲置厂房,建立货运中转站和封控区,第三天,申蓝家居的出口产品运至上海港,留下高效率服务救了一家家小微企业的佳话。

专门为100多家小微企业打通物流通道,4月11日开始,如东经济开发区保供专班来到天山路68号驻点服务,连续70天日夜坚守区货运中转站,在抗击疫情中打了一场护航企业发展的漂亮仗。

护航项目建设不停工 服务专班搬走“拦路虎”

“前天4个多小时五证齐发,如东拿地即开工,名不虚传。”7月30日上午,如东县三季度26个重大产业项目开工,总投资超过100亿元,开工现场放在洋口港经济开发区,看到县四套班子领导一起为九州星际年产两万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项目奠基培土,董事长周新基激动地为“亲商安商、如来如愿”营商环境“金字招牌”竖起了大拇指。

“县里服务高效率,我们基建、投产更要坐高铁。今天开工24条生产线,明年年底投产,形成8500吨产能;通过滚动推进,3年内56条生产线全部达产。”周新基告诉记者,九州星际年产两万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项目,总投资23.9亿元,建成达产后年实现应税销售40亿元、税收36000万元、亩均税收80万元。

总投资10亿元金光卫品项目开工前夕,环评遇到卡脖子,缺少4000多吨当量的煤耗指标,洋口港经济开发区项目专班负责人掏出手机当场与相关部门协调解决。

一艘艘装载乙二醇等工业原料的货轮从长江进入九圩港、如泰运河、洋口运河,直奔桐昆专用码头,这座年通过能力392万吨的内河码头,是洋口港经济开发区专门为省重大产业项目桐昆聚酯一体化项目配套的27项基础工程之一,经过服务专班日夜协调,一个个“拦路虎”搬家,赶在项目投产前投运。

“我们投产第一年跨进百亿俱乐部,是洋口港经济开发区的战狼团队,催生了百亿级重大项目建设的‘如东速度’和‘桐昆速度’。”桐昆集团副总裁兼江苏嘉通能源项目总指挥沈富强竖起大拇指夸奖。

碧波环绕的阳光岛上,3月下旬,省重大基础设施工程——江苏省液化天然气储运调峰项目3只单体20万立方米的储气罐墙体施工建材告急,洋口港服务专班特事特办,开通保供水陆运输通道,运来127787吨钢材、水泥等建材,实现了疫情不停工。

疫情期间,黄海二桥桩基施工争分夺秒,箱梁拼装按下“快进键”,像游龙一样游向能源岛。全长10.562公里的黄海二桥为全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重点项目,明年交付使用后,将与黄海大桥一道,为打造洋口港千亿产业园区架起跨越发展的彩虹。

九九久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等9个省市重大产业项目开工建设,桐昆三期等7个项目获上位节能批复,签约亿元以上项目86个;2家企业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2家企业获批省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海装风电获省“双碳计划”立项……今年年初以来,如东项目建设、企业运行按下快进键,这是全县上下一切盯着项目干、一切围绕项目转的结晶。一手打赢疫情阻击战,一手打赢项目攻坚战,如东加快推进一批重大产业项目陆续投产,跑出发展加速度,挺起高质量发展的坚实“脊梁”,成为南通上半年财政收入唯一正增长的县(市)。

金融活水精准滴灌 中小企业“爬坡过坎”

“今年春节期间不放假,缺少500万元购买原材料,第一天申请‘园区保’,第三天500万元贷款就打到公司账户。”如东沿海经济开发区骨干企业利田科技财务负责人说,“‘链长制+园区保’,让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到企业,浇出强劲增长点。”

聚焦新能源、新材料、安全防护三条重点产业链,打造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泛半导体等六条卓越产业链,推进三个千亿级产业加速崛起,如东县委县政府首创“链长制”,一条产业链由县四套班子领导担任正副链长,县级机关相关部门、镇区街道负责人担任成员,从编制产业地图、招引延链补链强链的项目到协调解决产业项目审批、建设、投产、运行中遇到的各种疑难杂症,一套班子一包到底。

协调金融机构推出“无还本续贷”、贷款展期、延期还息、降低利息的套餐,对“园区保”扩容一倍,九条产业链“链长”成员、如东县地方金融监管局局长吴昊发现受疫情影响,如东部分企业货款回笼延迟,资金链紧张,当机立断与班子成员一道,打出助企融资“组合拳”,让流动资金短缺的缓过神、活下来。

“我们公司被列入县里的产融合作企业‘白名单’,在无固定资产可抵押的情况下,邮储银行如东县支行给我们发放了500万元信用贷款,缓解了企业的流动资金压力。”近日,南通创亿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小庆告诉记者,目前,创亿达已成功进入TCL、海信、京东方、冠捷等一线电视品牌的供应链体系,随着金融“活水”注入,企业扩大产能有了保障。这一惠企方案由如东县发改委、地方金融监管局、科技局联手共推,今年共有1071家企业入选,一笔笔信贷及时雨,助力企业“爬坡过坎”,拔节生长。

耕海图强,强链补链延链靶向发力;奋楫争先,厚植高质量发展的沃土。招商引资突破年、转型升级攻坚年、营商环境提升年、水质达标决战年、作风效能优化年,如东打造向海发展先导区,项目建设开足马力冲刺,千亿产业全面提速,处处涌动着争先跨越的滚滚热潮。

·杨新明 曹海兵·

供图:东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