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要闻聚焦

专职金融工作者将便民服务、资金活水、金融知识送进乡间田头,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金融“特派员”深耕希望田野
来源:南通日报 发布时间:2021-10-27

秋意正浓,江海大地叠翠流金;乡村静美,产业发展蓬勃兴旺。南通市金融支持乡村振兴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来自全市各金融机构的金融工作者们成为各地镇村的“常驻特派员”,他们努力奔跑在乡间田头,用心用情带动服务下沉、资金下沉、知识下沉,以金融活力激发乡村振兴发展新活力。至9月末,全市涉农贷款余额5408.56亿元,较年初增加678.16亿元,增速14.34%,同比提高5.1个百分点。

金融专员,奔跑在乡间田头

“巫专员,我们村有位80多岁的王奶奶,每次交水费都要带着存折去,很不方便,你能帮老人家办下水费代缴手续吗?”不久前,通州区兴仁镇李家楼村的金融服务专员巫玲霞,在接到驻村主任周建滨的求助电话后,立即赶到王奶奶家中,按照合规程序办好水费代缴手续,令老人开心不已。

像这样“随叫随到”的金融服务专员,如今正活跃在全市各地的乡间田头,让村民在家门口享受贴心优质的金融服务。南通农商银行五接支行的王宪亚在走访开沙岛开沙村时,结合该村实际情况,在“秋平超市”设立“乡村振兴服务点”,不仅为村民提供转账、缴费等便捷金融服务,资金需求也得以更快速解决。

作为长期深耕乡镇的农村金融主力军,南通农商银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部署。该行通过创新实行普惠服务顾问机制,精准高效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派出专职金融人才,已成为不少金融机构助力乡村振兴的“加速器”。今年,如皋农商银行在实施“金融人才驻村”工程基础之上,还联合如皋市委组织部推出“党建金融干部挂职”活动,11名如皋农商银行支行行长担任镇(区、街道)副镇长或街道办事处副主任,3名如皋农商银行部门总经理担任市级机关相关局副局长,有效打通行业壁垒,调动各方力量,更好服务乡村振兴和地方发展。

金融活水,浇灌“三农”沃土

不久前,遇到资金难题的种植户王军龙找到南通农商银行兴仁支行张伟寻求帮助:承包65亩地用于大棚蔬菜种植,资金缺口近30万元。经过走访调查,该行迅速完成审批流程,为其发放“惠农快贷”30万元,解决了燃眉之急。

致力于规模发展果蔬产业的兴仁镇戚家桥村,近年来发展态势良好,不少村民和创新创业主体主动加入进来。戚家桥村党总支书记王克果说,“金融专员”的到来,让村里有了专职的金融顾问,随时可以帮助解决资金难题,助力果蔬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目前,兴仁镇辖内共有“金融专员”19名,大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结合整村授信,上门走访、实地调研,逐户对接金融需求,量身定制专属信贷产品,优化信贷服务,畅通办贷渠道,实现快速受理、限时办结,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张伟说,作为一名“金融村官”,服务三农是自己的职责,“我们要持续发扬老一辈农商行的‘挎包精神’,更好地为老百姓提供金融服务。”

作为服务“三农”的金融主力军,南通农商银行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持续发挥传统发展优势,强化乡村金融服务力度,提高普惠金融供给,全面提升“三农”服务质效,全力支持区域乡村振兴发展。截至9月末,该行涉农贷款余额47亿元,较年初增长8.32亿元,增速21.5%。

知识普及,全方位赋能农村建设

上月底,通州区二甲镇定兴桥村的“建行大学·裕农学堂”正式开课,南通建行心蓝通志愿者朱小路、徐卫,为村民们带来第一讲,普及个人住房及消费贷款基础知识和防诈小妙招。听课后,村民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目前南通建行已陆续在通州区虹南社区、海门区中南村等多个村镇设立“建行大学·裕农学堂”,为乡村提供综合政务、生活便民、扶贫、科技智能等信息和咨询,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多层次金融需求,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整村授信相当于银行给村里铺设了金融管道。”近段时间以来,以各地农商银行、邮储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主的金融主力军,积极推进“整村授信”工作。其中,仅南通农商银行今年在通州区各乡镇村委会就召开了9场信用知识宣传普及活动,由金融服务专员在村委驻点或上门,开展金融政策解读和“用信”宣传辅导等,不仅助推各地农业产业兴旺发展,还通过用信培养村民信用意识,促进乡风文明。

记者 张水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