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之美,美在人居环境、美在镇区秩序、美在人文素养。今年以来,通州区石港镇结合正在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围绕群众所期所盼,坚持高起点、严要求,结合聚焦文明城市长效管理十二个重点领域,部门协同、镇村联动,文明之花在千年古镇遍地绽放。
人居环境全动员,持续攻坚保实效
“现在环境好了,垃圾清理及时又干净,绿化也跟得上,我对现在的生活特别满意。”家住石港镇睹史院村集居点的村民崔建国说道。作为首批培育的乡村振兴建设示范村,石港镇睹史院村配备完善了垃圾收运设施和队伍,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同时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指导和资源化利用。合理安排资金和人员进行后期维修管护,等级河道治理全部实行了外包服务,建立完善长效管理制度。睹史院村的变化是石港镇众多村居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围绕农村“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生活污水治理等重点,石港镇开展攻坚提升行动,着力解决路边乱推乱放、河面垃圾漂浮等突出问题,打造一批“精品路线”,用以点连线、以线带面的方式全面提升镇村人居环境。
镇区秩序重整治,精细管理有妙招
石港农贸市场环境秩序问题一直是困扰镇区管理的难题,卫生条件差、出摊经营现象严重,群众反应强烈。作为第一项突击整治任务,相关领导多次带领市监、城管、公安、消防等部门实地踏勘,现场交办问题。同时组织经营户前往城区农贸市场进行现场学习,增强他们对整治工作的认识。针对重点路段停车难、停车乱现象,建设部门深入调研听取建议,在鑫港城、石江路、广惠东路沿线店铺门口增设停车位近200个,增设隔离栏、隔离石墩等防护设施,全面优化路面通行率。为做好大货车停放整治工作,石港镇对园区原江海公司料场进行土地平整,划为大货车统一停放点,科学运用治堵保畅方法严格管控。“我们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宣传发动先行,谋定而后动,推动各部门创新形式、齐抓共管”石港镇党委书记顾灏表示。
人文素养扬新风,红色基因沁人心
“我们村以烈士的名字命名,英雄的精神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志田人砥砺奋进。”在志田村送戏下乡的舞台上,一场由村民自编自演的舞台剧《英雄杨志田》给观众们献上了一道精神文化大餐。石港镇抓牢内涵提升和实践升级两个关键点,将红色资源充分融入精神文明建设,全力打造“凤凰宝地”红色IP。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石港烽火故事”巡回宣讲团在功德园烈士纪念碑前成立,这支由百姓名嘴、村居书记、青年干部组成的宣讲团通过讲述本地红色故事,引导居民群众爱党、爱国、爱家乡,截至目前已开展宣讲78场次。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投身志愿服务,6月,退役军人服务站组建健康医疗、生活困难、应急抢险和拥军褒扬四支志愿服务队伍,积极回应群众需求,持续增强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我为群众办实事”蔚然成风。
站在新的百年征途起点,石港镇将以争先进位的拼劲、久久为功的韧劲、善抓落实的巧劲,补短板、强攻坚、抓长效,让文明之花的芳香更加浓郁。
通讯员王震宇 记者任溢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