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绿为“底” 筑梦生态小康
来源:我苏网 发布时间:2020-07-05 字体:[ ]

大江奔流、昼夜不息。蜿蜒曲折的母亲河长江,横贯江苏433公里。

南通,长江江苏段最下游城市,也是长江入海前的“最后一站”。在五山及沿江地区,江风徐徐,芦苇伴着江水,沙沙作响。这里坐拥南通首个国家级森林公园——狼山国家级森林公园,也是南通“面向长江、鸟语花香”的城市客厅。

三年前,这里却是长江岸线的一道生态伤疤,码头林立、“散乱污”企业占据,扬尘、噪音不断,14公里的岸线“伤痕累累”。

2017年,南通全面启动生态修复保护工程。三年时间,五山片区关停“散乱污”企业203家,拆迁民居和非居住房2508户,修复腾出沿江岸线5.5公里,新增森林面积6平方公里。狼山旅游度假区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邵文建介绍,未来将继续保持定力,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的位置,不断提升长江五山段的含绿量,让老百姓有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

时光荏苒,大江巨变,江苏人正在长江岸线书写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篇章。五年来,全省累计关停退出钢铁产能1931万吨、水泥产能1155万吨,化工企业从2017年的6800多家压减到3400家。

坚守生态底色,激发绿色活力,生态建设也让更多乡村走上了致富路。

在苏州吴中区旺山村的巧克力创意工厂,用巧克力做成的艺术品琳琅满目,游客慕名而来。很难想象,这个梦幻的工厂,前身是采石厂存放炸药的仓库。上世纪80年代,因为开办采石场,旺山村号称“大炮一响,黄金万两”。但是,环境破坏严重。

到了90年代,借助当地道路建设,旺山村大规模平整土地、修复山林,发展茶园、果园,还办起了农家乐、民宿。2013年,旺山村成为国家5A级景区。

从破坏性开发到生态保护,旺山村完成了蝶变历程。如今,村庄每年接待游客约30万,村民年人均纯收入超过45000元。旺山村党委书记张晓刚介绍,借助文旅风情小镇的创建。旺山村将进一步发展旅游,激发乡村活力,带动村民致富。

绿色,吹遍了江苏的长江两岸,铺满了广袤乡村,也写在了城市河湖中。自2016年起,江苏全省排查发现设区市和太湖流域县级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共458条,经过3年努力,截至2019年底全部治理完成。

南京月牙湖,曾经是当地闻名的“黑水湖”,2016年启动整治后,全面排查沿湖46个排水口,整改雨污河流口26个,科学清淤量达46万方。如今,乘船漫游湖面,湖水清澈,湖下的水生植物俨然“水下森林”;走在湖岸,植被茂盛,风景秀美,还有白头翁、黑水鸡等20多种鸟类在此安家。

江苏提出,到今年年底,基本消除全省黑臭水体。纵览江苏大地,长江南京段重现江豚戏水,连云港灌河口伪虎鲸群回归,徐州从“一城煤灰半城土”变身“一城青山半城湖”,江苏人敢于向“最痛处”亮剑,向“最难处”攻坚,交出了亮眼的生态成绩单!

江苏新闻广播记者 孙西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