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学思感悟

做“干部”不要做“官”
来源:南通日报 发布时间:2020-06-05 字体:[ ]

知理

日前,在南通市委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上,市委书记徐惠民在谈到吸收优秀退役士兵充实到乡村(社区)干部队伍中来时说,要规范“干部”这个提法,不要动不动就叫“官”,这个“官”那个“官”的,老百姓不欢迎,“干部”就是要“干”。

今年以来,徐惠民书记在多个场合提到干部队伍建设问题,发出了“面对新机遇、过万亿、大项目、争先锋,我们准备好了没有”的新时代南通“发展四问”,谋划推动“学习苏州‘三大法宝’、答好南通‘发展四问’”专题学习研讨活动,激励广大党员干部跨过思想上的“长江天堑”,全方位融入苏南、全方位对接上海、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今年3月5日,徐惠民书记在调研新出海口建设时指出,要在干大事创大业中发现使用“狼性”干部。进一步强化了干事担当的鲜明导向,通过培养具有忠诚品质、拼抢血性、坚韧意志和团队精神的“狼性”干部,为事业拼搏,为梦想前行,凝聚起全市上下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摆在我们面前的不仅是常态化疫情防控、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两场大考,而且还面临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战略支点建设等国家战略在南通叠加实施的重大机遇和挑战,疫情防控、脱贫攻坚,跨江融合、拥湾发展,考验着各级干部的能力水平,也检验着各级干部的使命担当。

做“干部”不要做“官”,说到了百姓的心坎里。一字之差,看似表达上的不同,其内涵实质却千差万别。一味强调做“官”,很容易导致高高在上、脱离群众,进而滋生出官僚主义作风,影响党群干群关系,甚至阻碍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干部”,重在一个“干”字。这个“干”不是乱干、蛮干,而是愿干、会干、能干、实干;不仅要自己带头干,而且要善于组织和带领群众一起干,让想干事、能干事、敢担当、善作为成为各级干部的“风向标”。

当前,干部队伍主流是好的,但也存在“不担当、不作为”,或是由于能力不足、担当缺位造成的“不会为、不敢为”现象。如果干部精神不振、不在状态、得过且过,蓝图再宏伟、规划再有力,口号再响亮,也很难转化为现实。面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和困难挫折,干部应做到“任其职、尽其责;在其位、谋其政”,拿出开拓进取的精神、善谋勇为的状态,以“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的态度,真心诚意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干部干部,干是当头的”“要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不做坐而论道的清谈客,当攻坚克难的奋斗者、不当怕见风雨的泥菩萨,在摸爬滚打中增长才干,在层层历练中积累经验”。激发干部“狼性”,不做“佛系”干部,就是要求各级干部在追赶超越中勇立潮头,在干事创业中争当先锋,不做高高在上的“官老爷”,要当脚踏实地的“实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