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学思感悟

以“狼性”精神决胜“过万亿”以全面小康诠释高质量
来源:南通日报 发布时间:2020-08-25 字体:[ ]

今年以来,面对疫情防控和高质量发展“双答卷”,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坚定信心、激扬“狼性”,狠抓大战略落地、大项目突破和经济运行保障。上半年,全市经济经受住了严峻考验,经济增速持续位居全省前列,复苏向好的成效引人注目。同时,我们也深刻认识到,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外部发展环境不确定性加大,经济运行面临更多困难挑战,完成全年发展目标,任务重、压力大。面对非常时期,我们必须深刻领会、学深悟透市委十二届十二次全会精神,创造性落实全会部署,咬定目标、迎难而上,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开新局,决胜“过万亿”,奋力开拓南通高质量发展新境界。

一、视发展“四问”,既是导向更是靶向。南通“发展四问”,既是我们工作的导向指引,更是我们聚焦重心、精准施策的靶向发力点。抢抓新机遇,加快落实苏锡通跨江融合发展重点任务,全力推进南通新机场、通州湾新出海口、北沿江高铁、过江通道等战略性工程,加快建设综合交通新枢纽、双向开放新门户、高端制造新中心,打造长三角一体化沪苏通核心三角强支点城市。决胜“过万亿”,坚定目标不放松、标准不降低,强化运行监测预警,实时关注指标动态,开展月度评估、季度评价,推动各地各部门对标对表、追赶超越,充分释放发展潜力和动能,全力以赴冲刺经济总量“过万亿”。猛攻大项目,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方案,聚焦“两新一重”,用足用好地方政府债券;挂图作战、节点控制、精准服务,加快推进项目落地转化,掀起“大项目突破年”新高潮。奋勇争先锋,围绕“一个龙头、三个先锋”,扎实开展高质量发展监测考核,在比学赶超中增动力、强本领、争一流、提质量,积极打造江苏未来发展新增长极,努力保持高质量发展考核全省第一方阵。

二、学苏州“三宝”,既要谋事更要成事。学习苏州“三大法宝”,我们不仅要有勇于争先的精气神,还得有善谋善成的方法论;不仅要掌握善谋事的本领,更要提升会干事、干成事的能力。围绕“融”,精心谋事。持续深化“十四五”重大工程、重大举措和重大改革研究,切实增强对国家战略、政策的敏锐性和洞察力,进一步加强向上沟通对接,争取更多国家支持,高质量编好“十四五”规划纲要,为南通未来发展谋好篇、布好局。注重“闯”,激情干事。以壮士断腕的精神,持续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主动服务、推进苏锡通科技产业园区跨江融合发展、南通家纺市场协同发展,深入推进以县域为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打造区域改革发展新引擎。敢于“拼”,笃行成事。围绕经济社会发展既定目标,带着感情干、带着激情干、带着责任干,破除万难、不畏艰险,变不可能为可能,努力在重大战略转化上求实效、在重大项目建设上求突破,做出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检验的成绩。

三、识“狼性”干部,既看勇气更看底气。“软肩膀挑不起重担子!”真正的“狼性”干部既要有担当的硬肩膀,更要有成事的真本领;既要有拼抢的血性,更要有实干的作风、善战的能力。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对标市委要求和事业需要,着眼发展和改革事业长远,选准用好“狼性”干部,实施优秀年轻干部专项选配,大胆起用优秀年轻干部。着力锻造硬核队伍。聚焦“两懂两会”标准,深入推进学习型、研究型、创新型、服务型“四型机关”建设,常态化开展“发改思享汇”、企业大调研等活动,在新思想学习、新形势分析、新产业研究、新政策解读等方面开展多层次交流研讨;大力选派优秀年轻干部上挂下派,让发改干部深入园区开发、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一线,压担锻炼,加快成长,努力成为“懂经济、善谋划、出政策、知项目、推落地”的行家里手。进一步锤炼“狼性”作风。坚持把“狼性”气质落实到承担的每一项任务、把“狼性”品格贯彻到负责的每一件事情,持续加强全委干部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在推动经济发展具体实践中练本领、练能力、练素质,磨品质、磨意志、磨心性,见水平、见担当、见真知。

四、重营商环境,既治痛点更治堵点。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越是在经济困难的时候,越需要营商环境的优化提升。近年来,我市营商环境一直走在全省前列,但过去的优势主要集中在行政审批效率环节,而向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延伸不够、市场主体的直接感受度还不高。对此,我们将制定实施《2020年南通市营商环境试评价工作方案》,聚焦我市营商环境短板弱项和痛点堵点,对标一流,全力突破。服务向企业全生命周期延伸。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进一步聚焦市场主体反映的问题,坚持问题导向,精准对接,共性问题研究对策,个案问题尽快解决,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提高市场主体直接感受度。坚持“用户思维、客户体验”理念,完善“一件事一次办”、代办帮办等便捷化服务体系,推进项目审批“多证齐发”等探索,完善法治化营商环境督察评估机制,做到服务更简、更快、更细,使企业反映问题、投诉建议“零障碍”,实打实帮助企业排忧解难。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效率。进一步完善部门联席会议等机制,借助市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和大数据平台技术,推进信息数据共享,让群众少跑腿、让信息多走路,提高行政审批服务智能化、现代化水平。

五、抓经济工作,既问耕耘更问收获。“耕耘”的目的在于“收获”,我们努力发展经济,就是为了让老百姓共享发展成果,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面对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课题,要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效率和“含金量”,做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全力推进经济复苏向好。坚决落实“六稳”“六保”任务,全面落实各项惠企援企政策举措,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提振信心。抢抓政策“窗口期”,围绕“两新一重”,坚定不移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提振消费稳住外贸,畅通“双循环”,拼命跑出“加速度”,做大“总蛋糕”。主动回应群众期盼。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千方百计稳就业促增收,关注“一老一小”,加快补齐卫生、教育、养老等民生领域短板,抓好综合医改、医养结合、普惠托育等国家试点,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造美丽江苏南通样板。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加快编制实施美丽南通发展规划,抓好长江大保护,积极推进制造业向沿海转移升级和沿江生态修复,努力打造沿江绿色生态经济带、沿海蓝色经济带、沿河高品质城镇生态廊道,绘就江海河联动的水韵南通新画卷。(尹建勇 作者系南通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