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学思感悟

“发展四问”是南通新一轮大发展的动员令
来源:南通日报 发布时间:2020-03-30 字体:[ ]

姜荣芳

徐惠民书记在市委十二届十次全会上提出“发展四问”。这“四问”既问未来又问现在,既问目标又问举措,既问状态又问能力,是对新时代南通党员干部使命和责任的叩问,更是发出的新一轮大发展的紧急动员令,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要学习苏州“三大法宝”精气神,唤醒内心深处的“狼性”,对“发展四问”作出回答,对这个动员令作出响应。

一、必须准备好强烈的机遇意识。

所谓机遇,就是时代、环境、政策等赋予的可遇不可求的机会。机遇本身自带“流量”,吸粉无数,之所以如此,因为它有三个特性。一是强烈的神秘性。机遇总是倏忽而至,不可预知。来的时候,看似有影,却很难抓住;走的时候看似无踪,背影却又异常清晰。二是绝对的不可复得性。一个机遇错过了就不会再来,就像一日难再晨,盛年不重来。三是极大的促动性。抓住重大机遇就会实现突破性发展、爆发式发展,而没有抓住机遇往往意味着倒退,对区域发展来说,与排在前面的差距的拉大及与排在后面的差距的缩小都是相对的倒退。意识决定行动。只有我们每个人都深刻认识到机遇的极端重要性,认识到南通当前面临的重大的发展机遇,才能焕发出抓住机遇的强烈愿望和强大动能,才能把行动都统一到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才能上下齐心、拧成一股绳、撸起袖子加油干。

二、必须准备好功成一定有我的主人翁情怀。

一部机器高速有效运转,靠的是每一个零部件的高度协同。一支足球队赢得比赛,靠的是每一个队员的倾尽全力的配合协作。南通的发展惠及我们每一个人,南通的发展也必须依靠我们每一个人。我们的分工有不同,所站的点位有不同,但每一个分工、每一个点位都不可或缺,都有自己的独特作用。在南通的大发展中,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出席而不能缺席,每个人都是运动员而不是评论员,每个人都是当事人而不是旁观者,每个人都应该心里装着全局,工作扣着中心,在自己的点位上发挥自己应该也能够发挥的作用。我们派驻纪检组是市纪委监委的派驻机构,监督是我们的第一职责,在南通的高质量发展中我们能做的就是通过做好监督工作提供两个保障。一是保障中心工作,确保市委的政策措施、各项部署贯彻落实到位。二是保障纪律安全,努力让干部把好事办好,干成事不出事。

三、必须准备好争分夺秒的十足干劲。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任务,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发展是一场接力赛,其中一棒的些许的松懈都会让上一棒的努力大打折扣,都会对下一棒形成巨大的压力,只有每一棒都拼尽全力,才能跑赢比赛。毛主席词云: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对面临重大发展机遇的南通来说,对今年实现进入万亿俱乐部目标的南通来说,只争朝夕似嫌不够,必须争分夺秒。年初一场新冠疫情突然降临,全市上下都投入到了防疫工作中,打了一场漂亮的疫情阻击战,但是时间很快流逝,转眼一季度将过,要完成既定目标,我们必须以更快的速度、更大的干劲把失去的时间抢过来、夺回来。如何争、如何抢?一方面,要把发展的旗帜举得更高,在全市营造更加浓厚的争分夺秒、你追我赶的干事创业的氛围。另一方面,要把整治的鞭子打得更实,要抽醒那些“松、软、散”的部门、“庸、拖、懒”的个人,让他们自惭形秽,让“松、软、散”、“庸、拖、懒”现象像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无处遁形。

四、必须准备好克服困难的坚定决心。

理想丰满,现实骨感,理想和现实是一对矛盾,但结合好了就是绝配。发展的过程就是克服困难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越是要大发展越会遇到更大的困难和更多的问题,这就是我们需要面对的现实。面对困难,克服的决心最重要。要有一往无前的勇气。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你强它就弱。面对困难,不能怕,因为一怕败七分;不能绕,因为真正的困难绕不过去;不能拖,因为困难只能越拖越大。傲视的心态、“拿下”的气势、进攻的架势才是我们面对困难应有的状态。要有百折不回的韧劲。有的困难可以一击而胜、一举拿下,有的困难则可能耗时很长、久攻不下,这就需要我们增强缠劲,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而不能行百里半九十、功亏一篑、功败垂成。有了决心,还要有克服困难的办法。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个事物都有自己的密码,每个问题都有解决的办法。寻找办法,最重要的是用心,心之所至,办法即来。相信,只要我们有坚定不移的决心,在克服困难的途中,我们就会无往不利、无坚不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