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旅游农路筑梦皋境
平园池荷香民俗园、盆景大观、长江药用植物园、金岛生态园……在刚刚过去的小长假,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们沿着“如皋盆景园艺一日游”乡村精品线路,打卡最美“网红村”平原池村,观赏精致的如皋盆景,大家走在曼妙的秋日里,游在原生态的田园,住在村野的乡愁里,每个点都藏着不为人知的惊喜。
小长假前,江苏省50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在第十一届江苏省乡村旅游节上对外公布,南通三条线路入选,“如皋盆景园艺一日游”线路正是其中之一。这条线路,也是如皋市3201公里“走如意路 往皋处行”品牌农村公路中的一颗最靓丽明珠。刚刚过去的小长假,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们,“打卡”最美乡村游。
如皋的精品旅游农路线,乘着“建设交通强国、同筑复兴梦想”的东风,得益于该市将“四好农村路”建设与推动乡村振兴、发展全域旅游、落实民生工程紧密结合,围绕“建、管、养、运”加大建设力度,打造特色公路,使各镇农村主干公路形成外成环内成网的路网格局,十多年来精心打造的全市3201公里农村公路,他们像条条毛细血管,进一步畅通了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农村公路、枢纽节点之间的主动脉。
该市在农村公路建设上注重结合全市旅游发展规划、乡村发展规划,传承如皋独特的“长寿文化、盆景文化、红色文化”,让纵情延伸的四好农村公路“路面洁化、路灯亮化、道路绿化、村庄美化”,成为名副其实的美丽公路、魅力公路。
产业兴旺筑梦乡村振兴
就在国庆节前,三辆集装箱车依次驶入如皋市如城街道钱长村村民蒋钱俊的家门口,老蒋指挥着多位村民,往集装箱里装运他珍藏和培养多年的如派盆景,这些盆景是作为江苏盆景行业代表作,运往上海作为新中国建国71周年花坛布景用。
这些年,靠着苗木产业,老蒋一家奔向小康。“还是党的政策好哇,是家乡的农村路让我通向了致富路,让大型集装箱车开进家门口,这要是放在10多年前,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村路就是让不可能变成可能!”老蒋兴奋地说。
农村路,让不可能变成可能,这只是如皋市农村公路网致富百姓的一个缩影。
今年,如皋市在去年成功创建为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基础上,又投入近10亿元承担了全省“建养一体化”393公里试点建设任务,今年金秋迎来交工验收并全部投入使用,当地正努力把农村公路建成既是关系农村经济发展的“大交通”,又是关系农民幸福生活的“大民生”。
眼下,如皋一条条美丽示范的村路乡道,不仅串联起一个个全国美丽乡村、一个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一个个市级乡村物流节点、一个个乡村民宿旅游休闲度假区,还让农路成为了党与群众的连心桥、群众的致富路,用民生情怀织就了幸福农路网,让如皋“农村公路+”模式托起乡村振兴主轴线。
物流强市筑梦新时代
如今,在如皋大地上,每平方公里土地上农村公路密度达2.7公里。
6月5日,国家交通运输部正式公布了全国首批25个农村物流服务品牌名单,其中,如皋市“交邮融合、客货同网”服务品牌成功入选,全省仅有2家。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该市农村物流的突破,和当地农村交通运输条件的日益改善息息相关。自2016年以来,如皋紧紧围绕推进“四好农村路”创建,自我加压,全力建设好农村公路,畅通安全的路网密度全省前列。目前,当地全市农村公路总规模达到3201公里,行政村双车道四级公路覆盖率达到100%,实现了更高水平的村村通,构建了城乡贯通、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路网体系,路网密度达到了2.3公里/平方公里,远高于全省1.52公里/平方公里的密度。
聚焦管理好农村公路,科学高效的管理体系运作顺畅。该市农村公路路政管理覆盖率达100%,爱路护路的乡规民约或村规民约制定率达100%,宜林路段县道绿化率达100%。他们精心养护好农村公路,创新的“建养一体化”全省独家试点。农村公路列养率达到100%,经常性养护率达100%,优、良、中等路的比率县道达到100%。
该市全力统筹运营好农村公路,物流天下的保障体系先行先试。该市已连续五年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水平评价均达到省AAAAA级标准。全市建成城乡公交场站14个,候车亭218座。目前全市共有8000多家专业运输公司、12家邮政快递企业,辐射14个镇(区、街道),全面建成覆盖市、镇(区、街道)、社区三级的农村物流网络,使全市农村公路成为名副其实的平安放心路、美好生活路、美丽乡村路、特色致富路。
面对今后的更高发展目标,如何持续发展?用如皋市市委书记张建华的话说:“就是要更好地本着习近平总书记亲民、爱民、忧民、为民的质朴情怀,继续坚持建好是基础,管好是手段,护好是保障,运营好是目的的宗旨,让农路更畅,让农村更美,让农业更强,让农民更富,让如皋‘农村公路+’模式托起乡村振兴主轴线!”
记者 彭军君 通讯员 吴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