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灶街道八里庙村社区:村企齐携手,共走小康路
来源:南通日报 发布时间:2020-10-15 字体:[ ]

升级改造的党群服务中心、规划有序的工业园区、热闹非凡的富美路夜市、独具特色的通作家具博物馆、以劳模名字命名的“叶剑锋”工作室……如今的八里庙村社区正以“民富、村美、风正、人和”的崭新面貌和争先创优的发展势头,书写着小康生活的崭新篇章。

增收惠民“补”小康创建之体,畅通致富小康路。崇川区秦灶街道八里庙村社区辖区内共有企业50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25家,是秦灶街道的工业走廊。村社区抓住契机,利用辖区地理位置优越、企业多的优势,大力发展股份合作经济,让村民享受更多的发展红利。“现在,我每个月有1000多元的退休金,村里年底还有分配,家里的房子还能收房租,日子是越过越好啦。”村民张大爷高兴的说。今年6月,富美路夜市在原有基础上,经过科学规划、提档升级改造,形成了百货商品种类齐全、餐饮小吃色香俱全的夜市一条街,目前共有经营户87户,每晚的人流量达5000多人。通过允许符合条件的占道经营,允许摊贩摆摊的方式,丰富夜生活,发展夜经济,释放“摊点经济”活力。

党建引领提“小康”创建之神,照亮红色小康路。村社区党总支联合辖区企业,社会组织组建社区“大党委”,推进社区党建工作从垂直管理向区域整合。以党课联讲、党日联动、党员联教等方式,激发党员队伍活力,打造特色鲜明的村企联建品牌,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党建工作新格局。同时建立挂钩联系机制,明确一名党员干部担任村企联建工作联络员,具体负责村企联建日常管理工作,点对点指导、全方位服务,推动园区企业和村社区党组织共建共享,提升园区党建“引领力”。

精准施策“壮”小康创建之骨,夯实全面小康路。为帮助辖区企业复工复产,八里庙村社区坚持下好“先手棋”,做好“绣花功”,打好“组合拳”,为企业复工复产“加足马力”。“网格推动、分类施策、片区管理、专人联络”四措并举,“一站式备案、保姆式服务、集中式管控”三招连发,按下了企业复工“快捷键”。村社区主动对接,企业全力配合,村企互动,共谋发展促双赢。疫情之后很多村民不愿外出工作,星晨电子、精一电气等企业也利用自身优势,结合生产经营和业务需要,积极拓宽就业渠道,主动提供就业岗位,优先招录,让民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促进村企协同发展。

绿色发展“活”小康创建之血,走稳生态小康路。传统的丝网印花在生产过程中多或少需要使用一些有毒有害的溶剂甚至增塑剂,产生的废水、废气等危险废物极易对环境造成污染。八里庙工业园区内的9家丝网印花企业都不符合环保生产要求,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村社区邀请了政协委员、街道环保站、园区负责人、企业负责人、党员代表等召开“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专题会议,共同商讨解决。跑企业、宣传政策、帮助企业买设备、向银行寻求资金支持……在各方努力下,村社区成功帮助3家企业转型升级。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八里庙村社区多措并举,精准治污,全力以赴打好碧水蓝天保卫战。

结对帮扶“舒”小康创建之筋,铺就幸福小康路。2018年,八里庙村社区与陕西宁强县汉源街道汉水源村成为结对帮扶单位,通过签订扶贫协作框架协议,以“输血”、“造血”并举的方式开展结对帮扶。2018年年初,村社区开展“暖冬行动”,辖区企业纷纷响应号召,捐赠衣物、毛毯、帽子、校服等共计7万余元物资寄往千里之外的汉源街道。2019年5月,村社区带领辖区富美帽业、丽豪家居纺等企业负责人前往汉源街道开展深度交流协作,并顺利与30名当地群众签订劳动务工协议,既给当地群众提供了就业机会,又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企业的用工难题。

在探索乡村发展的道路上,八里庙村社区一步一个脚印,小康之路走得稳稳当当。下一阶段,村社区将继续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群众满意为标准,打出“助企惠民”组合拳,搭建出更好的平台和桥梁,持续稳定和谐的村企关系,最终实现村与企业基层党建工作的共赢。

通讯员 徐星晨 记者任溢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