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尘污染一直是比较头疼的环境污染问题,可以说“检查不断,常抓常犯”,很多建筑企业不按照“六个百分之一百”要求进行管理,而渣土车运输也常有很多投机取巧者。4月中旬以来,海门市开启“扬尘污染治理百日行动”,重磅出击,治理扬尘顽疾。
部门联动,织成“天罗地网”
海门市委市政府专门组织攻坚办、纪委大督查办、生态环境局、住建局、城管局、宣传部、电视台等10多个部门,成立了20多人的“扬尘整治专项督查组”。每天上午八点,“扬尘整治宣传督查组”工作群里都会收到各个单位前一天工作动态汇报,同时部署当天扬尘治理工作任务。
一个小小工作群成为“百日行动”驱动器,通过这个指挥系统,各个部门听令行动,联手织成了一张“天罗地网”,让违规工地无处可逃。
严查工地,处罚不留情面
在百日攻坚行动中,海门市住建局每天对房建、市政和绿化项目开展扬尘检查,每周对检查项目进行排名。
5月初,在新开工的泊翠澜境项目工地,检查组发现车辆冲洗不干净带泥上路、裸土未全覆盖、土方开挖未采用湿法作业,现场扬尘比较严重。于是,政府办、住建局、城管局联合对开发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进行警示约谈,并进行处罚。
海门生态环境执法一局针对城区码头、物料堆场等扬尘严重地区开展扬尘专项检查,依法立案查处了城区8家露天堆放易产生扬尘的企业,要求企业立行立改,严控扬尘污染。
在整个督查整治过程中,海门市政府每日简报,指挥作战,一招不让。海门融媒体加强曝光,每日一条扬尘专项治理新闻,大小问题紧抓不放。城管部门发现违规即开处罚单。截至目前,共开具扬尘停工通知单12份,开具扬尘整改通知单36份,对18家单位进行了扬尘警示约谈,对市区28家单位扬尘控制不到位的行为进行了移送处罚。
精细管理,打造优良环境
百日攻坚行动中,海门城管局通过精细化管理,打造优良环境。对渣土车辆运输管理,采用渣土车超大牌照设置、执法人员夜间巡查、对公司责任人警示约谈等方式,遏制渣土车扬尘污染。
在防控举措上,城区安排凌晨4点到晚上10点的三班倒喷洒作业,雾炮车、洒水车多频次进行喷雾、洒水降尘作业。对工地集中、扬尘风险高的拆迁工地等区域安排3辆雾炮车实施喷雾降尘作业,切实有效保护海门城区空气质量。
明察暗访,社会力量助力攻坚
在扬尘治理行动中,由环保志愿者成立的“百日行动”巡访团,分5个工作组对市区扬尘管控和安全生产进行明察暗访,实施社会监督。巡访团发现有工地附近场地堆土未覆盖、施工场地周边环境杂乱、垃圾乱堆放、地面硬化措施未到位、围挡不到位等,通过现场拍照定位,取证后上报到住建部门。市住建局对市民巡访团发现的存在问题交办有关区镇和部门进行整改,并对整改情况进行复查。
截至6月30日,海门市区PM2.5浓度为31.5μg/m,同比下降13.5%,达到考核目标要求;优良天数比例为84.0%,同比上升2.4个百分点。
记者 吴霄云 通讯员黄亚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