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她行动|南通篇:做实“三治融合” 文章,深度助力社会治理
来源: 江苏妇联 发布时间:2019-12-09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了重大战略部署。作为党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纽带,深度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助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妇联组织的使命所系、职责所在。南通市妇联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准确把握妇联在社会治理创新中的角色定位,切实找准切入点、抓实着力点、主攻突破点,在社会治理创新中发挥妇联优势、贡献妇联力量。
深耕家庭,以德治汇聚基层社会治理向心力
立足家庭是妇联工作的传统阵地和优势领域,把家庭建设作为妇联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切入点和主轴线,突出“德治”引领,持续深耕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以家庭和睦促进社会和谐,以优良家风温润社会文明气候。
厚植家庭文明新风。构建“0513”江海最美家庭建设工作机制,寻访“江海最美家庭”“五好家庭”活动蓬勃开展,38户家庭获评全国、省“最美家庭”。积极推动“孝老爱亲、崇文尚学、廉洁诚信、自强奋进、互助奉献”五大文化进家庭,举办五季南通“我爱我家”线上活动,吸引逾230万人次关注。在全省率先开展“嘉家好”典型家庭金融礼敬服务,引领“有德者更有得”的社会风尚。
倡导和谐婚姻正能量。全国首创“1545”和谐婚姻幸福家庭引导机制,深入研判“情窦初开、结婚登记、婚姻存续、离婚办理、失婚独居”婚恋五种状态中可能存在的矛盾问题,开展针对性服务和指导,引导群众建立和谐稳定的婚姻家庭关系。项目化举办科学婚恋观引导专题讲座18场,组织专家团队编写《致幸福家庭》指导手册,持续引导广大青年男女树立正确的婚姻观、家庭观。
传播科学家教理念。创新打造具有南通特色的近在百姓身边的家教诊所式“家长学吧”208个,持续为广大家长提供家教问诊服务3.3万次,并将导航地图在妇联微信平台首批上线,实现服务群众“一键通”。独家推出“家庭教育”微信表情专辑,24个表情包生动传播科学家教理念。
凝聚力量,以自治画好基层社会治理同心圆
突出凝聚多元力量这一重点,着重在“社会协同和公众参与”两个方面下足功夫、做足文章,寓引领于服务,寓治理于服务,凝聚广泛、多元力量深度融入社会治理和服务,激活基层社会共治“一池春水”。
深化“四新”妇联组织建设。妇联改革启动以来,南通市乡镇妇联区域化改革、机关妇联新建改建工作已基本完成,实现了体制内妇联组织全覆盖。着力推动“四新”妇联组织建设,不断打通渠道、延伸触角,让更多“体制外”的优秀女性积极加入妇联组织、参与妇联工作、服务妇女群众,进一步增强妇联组织核心力量。在用好用活上下功夫,通过结对共创、资源共享、项目支持等多种举措,不断寻求“四新”领域妇女工作新突破。
深入推进“姐妹微家”建设。将妇联组织阵地向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进一步延伸,建成各具特色“姐妹微家”1245个,命名示范“姐妹微家”50个,向示范点统一配送奖励物资500件套,引领带动基层微阵地提质增能。推动示范“姐妹微家”在“携手进家”导航地图上线运营,实现服务妇女“零距离”。精心开设“姐妹微家”家长培训班,开展寻访“幸福微家”“优秀姐妹微家工作品牌”“魅力家长”系列展示活动,提供“菜单式”服务满足“微家”个性化需求,探索建立发挥先进家长荣誉激励机制,持续增强“姐妹微家”内生力,激发共治活力。
深度培育服务女性社会组织。树立“谁为妇女儿童服务,我们就为谁服务”的理念,加大对女性社会组织的培育、扶持、服务力度。以妇女儿童和家庭需求为导向,打造“3456”妇女议事机制,妇女议事会实现各村(社区)全覆盖,引导妇女群众共同参与公共事务管理;实施妇联执委履职制,83名执委共自办、领办98个妇女儿童项目,群策群力为妇女儿童办实事、谋福祉。近3年累计面向全市女性社会组织发包50个妇女儿童家庭公益项目,广泛凝聚社会力量,共同服务妇女儿童家庭。
注重维权,以法治筑牢基层社会治理基石
聚焦妇联维权维稳这一主责,把畅通妇女诉求渠道、化解矛盾纠纷、提供维权服务作为有效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任务抓紧抓实。
持续深化“平安家庭”建设。“菜单式”提升普法精准度,56场法治讲座惠及1.2万余名妇女。“常态+节点”“线上+线下”“妇联+社会力量”三模式增强普法实效性,全市“家庭学法达人赛”近30万人参赛,成立“春泥护花”说法小分队,寻访“崇德尚法好家庭”,将法治理念和法律常识送进千家万户。
多元化解婚姻家庭矛盾纠纷。发挥覆盖城乡的六级婚姻家庭纠纷调解网络作用,持续打造“老舅妈”调解品牌,全市共有1960个“老舅妈”调解室、4840名“老舅妈”调解员活跃在城乡,成为预防化解婚姻家庭矛盾纠纷的第一道防线。积极推进婚姻家庭纠纷调解网格化服务管理,通过网格员滚动式、日常式排查,及时准确掌握婚姻家庭矛盾纠纷隐患。运用网格化管理、大数据分析,形成婚姻家庭矛盾常态化排查预测机制、线上线下联动化解机制。
加大妇联源头维权力度。加强法规政策性别平等评估机制建设,从政策法规层面更好地保障妇女权益。通过向有关部门发放建议函等形式,加大就业性别歧视行为的监督力度,促进妇女公平就业。对全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农村妇女权益保障情况进行了全面深入调研和具体指导,确保男女平等的原则落实到农村集中产权制度改革工作中,使农村妇女不因婚嫁丧失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
来源:南通市妇联
编辑:刘雪薇
校对:周序
审核:李志宏
总编:陆艾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