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桂同心圆:欣然被春风温暖
发布时间:2018-11-24
伴随浩浩荡荡的万里长江,入海之处,三水交汇,孕育了碧海明珠——滨海小城启东。小城一隅的启东折桂中学,于2004年在原江苏省启东中学初中部(民办)的基础上创办,2011年春改制为公办学校,2015年3月与江苏省启东中学剥离,正式单独办学。2012年起,政府投资1.419亿元原地重建,建筑总面积57638平方米。
站在新时代的起点,如何在多元、多变的教育生态中赢得家长的信任和支持?面对“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80后独生子女家长,如何化腐朽为神奇,引领家庭教育健康发展?启东折桂中学巧绘“同心圆”,以培养“完整的人”为圆心,以爱与理解为半径,上下求索,孜孜不倦,多维创新,展开家长学校建设的实践和探索。
老师和家长,学校和家庭,守护同一个圆心、同一个希望,铸就同一个梦想,共同系好孩子成长的第一粒纽扣,开启孩子青春力量的源泉。
一、“同心圆”系列课程:打造三位一体规范家长学校
在实施家长学校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最大的困惑和困难来自于:如何协调各方关系,让家长有时间、有效率地参与家长学校的活动;如何改变家长消极被动接受的心态,让家长积极主动进行学习,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改变片面的落后的教育观,实现家校最大程度的融合。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折桂中学规范家长学校组织机构,组建家长学校指导委员会,家长学校工作列入学校工作计划,打造“学校——年级组——班级”三位一体的家长学校系列课程。
市教育局家长学校总校组织的“智慧父母大家谈”系列讲座,学校每一次都积极主动参与,并且将讲座效益最大化。我们结合“智慧父母大家谈”讲座主题,有针对性地遴选相关家长参加讲座,这样,家长们带着问题、为解决问题而去听讲座,主动性大大提高。如今年4月份,“智慧父母大家谈·青春期女生和妈妈的悄悄话”主题讲座,学校根据学生发展指导中心的记录,邀请母女关系紧张的20多位妈妈参与讲座活动,学校心理老师陪同参与,活动结束后,又组织妈妈们进行讨论,消化吸收专家讲座的内容,妈妈们都感言:收获很大,原来亲子关系中出现那么多问题,都是因为自己以前都做的没有对准孩子的心弦。
学校认真规范地组织学校“同心圆”智慧父母系列讲座,一改传统的“家长会”、“家长学校”单向信息输送模式,着力于双向互动,使家长由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参与者。由班主任、心理健康指导老师、家长志愿者组成“同心圆”家长学校讲师团,结合《家长必读》教材,分年级组按月组织家长学校集中教育,各家长积极参加,并展开讨论交流。
同时,每学期由学校心理老师定期组织特殊学生家庭教育指导,对留守儿童家庭、单亲家庭、二孩家庭等家长进行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讲座,实现“因家庭施教”,满足特殊家庭的特殊需要。
组织班级层面的家庭教育指导。由年级组统筹、班主任负责,利用每月家长学校集中教育的时间,展开全班性家庭教育指导;开展家访活动,实施一对一家庭教育指导;分层组织家长沙龙,探讨家庭教育。
我们始终认为,家长学校的建设不是单向的传输,而是双向的互动;家长学校也不仅仅是一方的奉献和另一方的接收,更是生成与发展。折桂“同心圆”改变了家长的角色定位,顿有“无边光景一时新”之感,家长由接受者变为输出者、建设者,家庭教育的整体质量和效果得到了很大提升。
二、“同心圆”网络课程:实现现代家教理念全面渗透
“当真情带着花信向你微笑,生活欣然被春风温暖。”现代社会,家长的知识层次不断提高,育儿理念也不断更新,家长获得家庭教育知识的渠道也更加丰富化和多样化,不少家长经常阅读各类育儿书籍,仅仅依靠固定的授课式家长学校模式,难以满足广大家长的需求。
基于此,折桂中学以真情致力于“同心圆”网络家长学校平台的建设。
借助市教育局“365+”工程,利用学校微信公众号,定期发布家庭教育相关知识,形成系统,将前沿的育儿理念、科学的育儿方法以最便捷、最直接的方式推送到每一位家长,引领家庭教育健康发展。如七月初,针对小升初家长的入学焦虑,将“青春是一首歌”小升初专题微讲座推送到各新生家长,让家长在入学之前就帮助孩子做好小升初衔接,胸有成竹地迎接初中生活。
班级微信群的建立,对学校和老师来说,总是“几分欢喜几分忧”,应对社会发展的挑战,折桂人始终认为,与其逃避和忧虑,不如主动担当,充分发挥班级微信群的优势,实现家长学校的360度延伸。各班在组建班级家长委员会的基础上,班主任、任课老师和热心家长组成“家长微课堂”志愿者,定时在班级微信群里发布家庭教育相关讯息,公布学校工作的进展情况,展示班级文化建设,帮助家长了解学校,了解孩子,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班级家庭教育指导。
“校讯通”网络平台、班级微信群、QQ群的使用,让家校沟通实现全天候、无障碍;“家长书”、“家长论坛”、“校长信箱”为家校合作开辟更为广阔的渠道。
三、“同心圆”实践课程:“亲子沟通营”成就“无痕”家长学校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教育的最高境界在于自然无痕。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把教育意图隐蔽起来,是教育艺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当老师教育学生时,如果学生知道你在教育他,你的教育就失败了。”对学生的教育是如此,对家长的引导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滔滔不绝的长篇大论,未必能够打动和改变家长的固执,成全和濡染家长的最好方式,是在“无痕”的实践之中。因为,“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所以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而家长学校建设的关键之处,也正在于“唤醒”家长的爱与智慧。
于“无痕”之中唤醒家长,折桂“同心圆”组织开发了一系列家长及亲子实践课程,在活动中引领家长体验、碰撞、思考、提升。
(一)时有幽花一树明:“魅力家长进校园”催发家教契机
不同文化背景的家庭往往蕴含着不同的课程资源,折桂中学有意识地吸收和放大这种资源,充分发挥家长的专业优势,组织“魅力家长进课堂”活动。每个学年初,折桂中学对家长的职业情况进行全面统计,学生家长所从事的行业几乎涵盖了财政、卫生、交通、餐饮、教育等各个领域。学校定期把他们请进课堂,讲授专业知识。每次授课的家长都会精心准备,课程种类繁多,课堂精彩纷呈。有阐述知识的理性派,如《围棋中的人生智慧》、《生活中的“二次元”——物联网》;有寄语成长的温情派,如《存感恩之心,享生命之光》;有注重生活的现实派,如《创意,让生活更雅致》等。家长的参与给孩子们展示丰富多彩的职业世界,也为孩子们将来的生涯规划提供了参考,更让家长在“过一把教育瘾”的同时,发现孩子的成长,意识到自身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发现自己。
(二)无边光景一时新:“家庭才艺大赛”和谐家庭氛围
初中阶段家庭教育的最大难题,在于孩子开始步入青春期,随着儿童自我意识的成长,他们对父母开始说“不”,家长如果不能及时跟上孩子成长的步伐,家庭冲突往往在所难免。折桂“同心圆”建设“家庭才艺大赛”展示平台,旨在通过亲子间的合作、交流和展示,融洽家庭氛围,和谐亲子关系。
每年度一次的“家庭才艺大赛”是折桂每个家庭的盛宴,在广泛发动的基础上,全校每个家庭参与,通过班级初选,年级组复选,全校决赛,展示各个家庭的默契和魅力。今年4月举行的第三届“家庭才艺大赛”上,情景剧《感恩母亲节》展示了祖孙三代相亲相爱的家风传承,父女表演唱《远走高飞》表现了一个父亲对女儿的暖暖爱意,音乐剧《童年》展现了父母陪伴少年成长的喜悦与艰辛,打动每个家长和孩子的心。
(三)草绿裙腰一道斜:社会实践激发家教潜能
家长学校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仅仅“在学校内”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学校在做好校内家长学校建设的同时,合理利用社会资源,组织和引导家长带领学生,共同参与实践活动,激发家庭教育潜能。
结合“我们的节日”等活动,折桂“同心圆”充分发挥家长学校主体功能,组织各类综合实践活动。“欢天喜地闹元宵”家政大赛上,巧手妈妈们传授汤圆制作技巧;“学生创意涂鸦大赛”中,艺术爸爸、艺术妈妈们现场指导、认真评分;端午节,厨师妈妈们带着孩子包粽子、慰问武警官兵;中秋节,烘焙妈妈则带着孩子们制作月饼,看望孤寡老人;文学社活动,在记者爸爸的带领下进行采访,在编辑妈妈的指导下出版社刊《青藤浅语》、《时光微语》……
“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折桂“同心圆”充分协调学校、家庭、社会教育资源,构筑各类平台,让家长带着孩子们下农村、进车间、走田野,在实践的过程中理解孩子,理解学校,发现教育的真谛。
就像学校的“志愿者护校队”,也是学校家长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成果之一。折桂中学坐落于市区中心位置,校门口紧靠交通主干道,平时人流、车流量大,环境复杂,上放学时段总是拥挤不堪,安全隐患大。为完善安全护校工作,折桂中学成立了“志愿者护校队”。学生及家长自主申报,经学校政教处审核,组织相关培训,着装持牌上岗,协助门卫、导护老师进行学生安全进校、离校检查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工作的繁杂给家长们带来了更多关于教育的思考,爸爸们的勇敢敬业、沉着冷静给孩子们进行了最好的无声教育;而孩子们同心协力疏导交通、服务学校的经历也成为青春岁月里最美好的记忆。
(四)家在凝岚一点中:“亲子沟通营”的协同参与
根据马卡连科的“平行教育”原则,如果把家长作为一个整体,那么家长之间的相互影响也是家庭教育指导的一种极其重要的源泉。折桂“同心圆”组织“亲子沟通营”主题活动,亲子共同参与,融洽亲子关系,加强家庭间的相互交流和影响,达到”1+1>1”的效果。
每个学期,学校定期组织活动,事先在微信平台公布活动流程,采用微信报名的方式参与活动。“父子共绣荷包”,一针一线里凝聚父爱亲情;“共植樱花林”,种下对绿色的希望、对未来的祝福;“妈妈的白发”,在数妈妈白发的时光里感受母爱的温馨;“晓琳姐姐”新书发布会,感受励志女孩的青春激情;“青春第一餐”,亲子共同描绘少年的美丽梦想;“亲子骑行”在运动和坚持中感受爱的力量……
“家在凝岚一点中”,很多参与的家庭在活动后表示,在活动中,发现孩子的成长,也从其他家庭学到了亲子沟通的方法。参与,反思,总结,一次又一次“同心圆”亲子沟通营的活动,为亲子架起尊重、理解的桥梁,更在社会、家庭、学校之间画上美丽的完整的圆,加强亲子间的合作,促进亲子思想交流,积极引导亲子关系,提升协同育人效能。
“同心圆”,源于同心。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是不完满的教育。”学校和家庭,是儿童成长的双翼。折桂中学“同心圆”家长学校,怀揣同一种心愿,让学校和家庭——携手共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