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局长访谈

2019南通两会局长访谈(七)唐国平:沿海前沿区域是争当江苏沿海崛起“龙头”的战略支撑

发布时间:2019-01-11

 

  主持人:观众朋友大家好,这里是2019南通两会局长访谈时间。南通沿海开发建设和中创区建设备受关注,可以说是两会“热词”,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它们也是2019年政府工作的重大目标任务,既关系高质量发展,也关乎百姓关切。大家不无疑问的是,沿海寂静的滩涂怎么能成为撬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支点?全新的中央创新区何以能成为带动城市转型的高地?为了解答大家的疑问,今天,我们邀请了南通市发改委副主任唐国平,南通中央创新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胡拥军,共同探讨这两个话题。


  主持人:南通是江苏沿海开发国家战略的重要阵地,得到了国家和省领导的高度关注,去年李克强总理来通视察时要求:“把通州湾建设成为长江经济带的战略支点”,娄勤俭书记又赋予南通争当江苏沿海崛起“龙头”的新使命和定位。应该说,沿海开发机遇难得、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唐主任,能为我们介绍一下我市沿海开发基本情况吗?


  唐国平:好的。首先,我简要介绍一下我市沿海开发的重点区域。《南通市沿海开发规划》规划范围为市域全境,重点区域是沿海前沿区域,即南通市海启高速以东至沿海的21个乡镇(街道)范围及毗邻海域。目前,该区经济总量、户籍人口分别占全市25%、28%左右;沿海资源得天独厚,拥有海岸线216公里、规划码头岸线103.7公里,滩涂面积307.3万亩、占全省三分之一,是江苏乃至国家宝贵的战略后备资源,也是我市争当江苏沿海崛起“龙头”的重要战略支撑,可有效承接国家级重特大项目落地。


  主持人:“一个龙头三个先锋”是2018年以来南通全市上下贯彻实施的重要使命,唐主任能为我们具体介绍一下2018年沿海开发取得哪些成效吗?


  唐国平:好的。重点是四个方面:一是重大项目量质并举。在北京和上海组织沿海资源推介会,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69个,其中10亿元以上20个,占全市总量20%。中天精品钢、华峰超纤、金光纸业等重特大项目开工建设或成功签约。二是深水海港提质增效。通州湾港区总体规划获批,国际先进的海港建设前期工作加快推进,洋口港国家级LNG产供储销体系枢纽点建设取得成效,沿海公铁水集疏运体系初步形成。三是载体平台提档升级。洋口港、通州湾获批省级经济开发区,沿海建成各类省级以上开放平台8家。洋口港、吕四港特色小镇建设全面推进。四是改革创新同步推进。形成海域“直通车”、风电管理、盐土绿化、“一带一路”新型城镇化建设集合债券等一批创新成果。


 主持人:从有江无桥、有海无港,到江海联动、陆海统筹,新时代的南通依江而建、傍海而生,可以说做足了江与海的广阔文章。取得这样的好成绩,离不开大家的努力奋斗,能介绍一下有哪些具体做法吗?


  唐国平:好的。一是聚焦“三个做”。做浓海味、做特产业和做强平台。二是突出“五个引领”。绿色引领、规划引领、项目引领、港口引领和科创引领。三是实施“两大联动”。跨江联动和江海联动。


 主持人:当前我市正全力落实“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江苏沿海开发等国家重点战略,可以说是多重机遇叠加,既是风口期更是充满挑战,咱们准备好了吗?(能介绍一下沿海开发下一步有哪些具体举措吗?)


  唐国平:好的。重点抓四个方面:一是产业培育。围绕培育沿海临港高端绿色产业,全力推进通州湾精品钢生产基地、洋口港LNG能源岛建设,重点布局吕四港海产品和粮油食品储运加工产业。二是招商引资。实施精准招商,组织南通沿海资源推介会,把宝贵的港航、土地及海域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的竞争优势。量质并举推动沿海前沿区域新开工重大项目实现新突破。三是新出海口。以国际先进标准加快推进通州湾海港建设。加强与长江中上游重点城市合作,增强港口物流、中转、贸易等服务功能。四是开放开发。推动有条件的沿海园区申报省级以上开发区、高新区,加快洋口港等保税物流中心建设。深入对接上海、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