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门市市场监管局查处侵犯“皇嘉”商标专用权被子案
发布时间:2018-11-26
案情介绍:2018年2月,海门市市场监管局根据举报,对停靠在某床上用品公司外的一辆运输车进行执法检查,当场查获涉嫌侵犯“皇嘉”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被子54包。经查,浙江仙居人李某接受河南人刘某的委托,在未经“皇嘉”商标权利人授权许可的情况下,擅自组织生产印有“皇嘉”商标的被子。李某先后自行采购了被子面料和填充物鸭丝,并委托海门某印业单位及通州某包装制品公司制作了含有“皇嘉”商标内容的标签和包装袋,而后分别委托薛某、朱某、杨某、韩某等人为其将印有“皇嘉”商标的水洗标和斜标缝制在被壳上,再进行充绒加工成被子出售,违法经营额共计307113.4元。当事人李某的行为构成了《商标法》第五十七条第(一)项所指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薛某、朱某、杨某、韩某等人未履行核实义务,构成共同侵权。海门市市场监管局依法对李某处以罚款237100元并没收侵权被子2106条、被壳1040条;对薛某等人共计处以罚款58900元。对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的海门某印业单位及通州某包装制品公司,海门市市场监管局和通州区市场监管局分别给予相应行政处罚。涉案当事人李某、朱某因构成刑事犯罪,已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涉案当事人刘某则被公安机关网上追逃。
典型意义:在商标侵权案件中,当事人为规避处罚,往往化整为零、分头操作,商标标识制作、侵权商品加工、物流货运发货等过程分散进行,一旦事发,则避重就轻,不肯如实交代侵权商品的来源、途径和制作过程,导致案件难以追根溯源、一网打尽。本案中,办案机关深耕细挖、坚持不懈,对每个细节认真调查核实,实现了全环节、全链条精确打击,有效整治了叠石桥周边外地游商有组织制假售假行为,为维护南通制造品牌声誉、服务南通家纺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