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9月正式启动试点工作以来,我区在省、市政府的支持指导下,以“更加便民利企”和“更加公开透明”为工作出发点,将 “1510”试点任务(1年时间、5全目标、10项重点工作)与“放管服”改革紧密结合,以政府门户网站为政务公开第一平台,在此平台上,整合主动信息公开、依申请公开、政务服务等现有平台,新建公共服务、为企服务、数据开放等平台,打造滨湖政务公开“一网通”新模式;同时以“一网通”为抓手,探索建立群众民主议事协商平台,打造政务公开2.0版本。具体做法是通过构建六张无形的网,实现了一张有形的“一网通”。
一、坚持“一网通领”,通过构建一张政务公开“组织网”,实现工作保障全覆盖
一是组织保障有方。区政府成立了由一把手区长挂帅任组长的“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专门设立政务公开科,组建政务公开专家库,聘请质监、法律、高校等专家组成政务公开顾问团队,切实提高政务公开的科学性、权威性和有效性。二是机制保障有力。建立目标考核机制,将试点任务和政务公开工作列入全区目标绩效考核体系和单项重点考核,分值占比各占10%;建立跟踪督查机制,倒排时序、挂图作战、重点督查,共召开26次专题推进会;建立全员轮训机制,对全区政务公开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升队伍专业化水平。三是经费保障有源。区财政安排试点工作专项经费,拨付及时、专款专用。截至目前,区政府在门户网站、移动客户端、监管平台、标准体系、政务公开体验区等建设方面已累计投入资金603万元。
二、坚持“一网通查”,通过构建一张权力“运行网”,实现权力公开全透明
一是全领域梳理清单目录。在全区39个单位全面开展清单目录梳理工作,目前我区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公共服务清单、政务公开目录均已编制完成。二是全流程公开权力运行。所有权力事项100%进驻政务服务“一张网”,通过网站、短信、手机客户端等多种渠道实现办理业务全流程、全节点公开。打造财政预决算、重大建设项目、公共资源交易等重点领域公开平台,实现一网公开。规范执法行为,通过双公示、双随机一公开等方式加快执法信息公开。三是全方位提高审批效能。优化再造“3550”审批流程,通过“网上办、集中勘、联合审、区域评”等一系列“组合拳”,压缩办理环节、减少办理材料、提升审批速度。率先推出“审批资料共享库”,材料重复提交由30件多次减少为7件一次。编制20项民生服务《审批攻略》,开展“项目直通车”服务上门,“不见面”审批政务服务事项占比提升至89.3%。
三、坚持“一网通办”,通过构建一张便民利企“服务网”,实现服务公开全过程
一是创新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在全省率先建成公共服务事项运行管理平台,通过标准化整合服务事项、集成化布局服务资源、流程化管控服务行为,实现了公共服务事项一个平台、一个标准、一站式办理。目前,无锡市已开始推广我区公共服务平台模式。二是精心营造公开体验区。建成以区级政务公开体验区、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社区便民服务站为主体,集信息数据共享、服务展示、业务办理等功能为一体的三级服务体系。政务公开体验区设置大屏展示、自助办理、触摸感知、信用公开、政策解读等功能区域,专业导服人员全程导办,提供一站式、个性化、方便快捷的信息公开和综合服务。三是贴心搭建为企服务平台。系统整合政府各部门相对碎片化的产业扶持政策和分散式的为企服务措施,搭建“企业金融港、企业服务窗、科技大超市、创业梦工场、军民融合中心、上市直通车、社会投资项目服务”七大平台,有效解决了政府、企业、市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四、坚持“一网通引”,通过构建一张政务公开“标准网”,实现事项公开全要素
一是科学编制标准体系。科学编制《政务公开标准体系》,初步编制完成了7个分体系60项标准,九大重点领域与国土资源 “四全”窗口公共服务标准形成“9+1”政务公开系列标准体系。二是全面规范工作流程。完善主动公开、新闻发布会、政策解读、保密审查等系列制度,切实推动政务发布、政策解读、舆情回应有序衔接,共发布政策解读193篇、召开新闻发布会及在线访谈49场。依托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办理平台,编制流程图,统一文书程式,实现依申请公开统一在线受理、分办、答复。三是切实加强决策管理。编制《重大行政决策规范》,实施重大行政决策目录式管理,对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的启动、听证论证、风险评估、审查、公开等环节进行节点管理、流程控制。
五、坚持“一网通询”,通过构建一张政务公开“信息网”,实现信息获取全渠道
一是门户网站集约化。整合区、街道(镇)、社区(村)三级共150多个网站,完成集约化规范化服务型政府网站建设,让群众“只进一张网”。政府网站增加在线视频播放、新闻发布会、无障碍辅助浏览等功能,无缝对接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公共资源交易、阳光扶贫等平台,实现一网通办、一网通查,上线当月网站点击量突破30万次。二是政务媒体融合化。整合全区各级各部门的微信公众号、APP、微博以及其它手机端应用等235个政务新媒体资源,打造“滨湖政务发布”APP,让群众“只装一个APP、只扫一次二维码”。三是数据平台开放化。依托城市数据库、政府数据服务网等资源,建立数据开放共享平台,九大重点领域共上传全目录式、数据链式数据信息18条,下载次数达3788次。
六、坚持“一网通管”,通过构建一张政务公开“监管网”,实现监督考核全方位
一是完善监管体系。通过打造政务公开电子监察平台、第三方评估等手段,对10类权力事项、公共服务事项、主动公开信息、依申请公开信息等实现全流程监管。二是深化群众参与。在只体现群众知情权的政务公开1.0版本基础上,探索打造群众参与的政务公开2.0版本,变“被公开”为“我决策”。开展政务公开进社区活动,创新社区协商民主示范项目,打造33个议事协商平台,让居民真正参与公共事务决策,“百姓议员”、楼道议事会、“我的议事厅”智慧平台等广受好评。三是畅通政务热线。不断扩大“12345”政府公共服务热线覆盖范围,实现“一个平台受理、三级联动办事、多部门协同配合”,全面开通“电话、传真、短信、微信、微博、门户”等服务渠道,为社会提供“语音、网络、传真”三位一体服务,“12345”成为畅通社情民意、为企业和群众解决难题的重要桥梁。
截至目前,已有人民日报、中新社、新华日报、江苏网、无锡电视台等50余家媒体对我区试点工作情况进行了报道和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