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工作,苏州工业园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以食品监管为核心,从梳理清单目录、开展专项检查、实行分级评定、组织专业培训等方面着力,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切实推进园区食品监管政务公开工作往纵深发展。
一是积极梳理清单目录。在园区工委管委会办公室的统一安排和部署下,按照国家、省、市、园区试点实施方案,园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重点围绕食品监管领域开展试点工作。共梳理出食品监管领域权力事项144项,公共服务事项2项,编写办事指南,编制政务公开事项目录,为推动园区食品监管领域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打下良好基础。
二是定期开展专项检查。园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定期开展食品专项检查。随着清明小长假临近,青团、酱汁肉、腌笃鲜、螺蛳、香椿等时令食品进入销售旺季。园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主动出击,开展为期14天的扫雷式春季时令食品专项检查。通过快检与法检相结合,以点带面,做到大批量筛选的同时,突出重点品种靶向性,让食品监管无死角。其中,快检抽检覆盖农贸市场、邻里中心等69家经营户共329批次样品(蔬菜154批次、肉及肉制品95批次、米面制品80批次),主要检测农兽药残留、罂粟壳、亚硝酸盐等项目,检测结果全部合格。法检抽检覆盖农贸市场10家经营户、2家超市、25家餐饮服务单位共50批次样品(螺蛳10批次、青团20批次、酱汁肉20批次),主要检测重金属、色素、微生物等项目,合格48批次,其中2批次青团(豆沙馅)检出甜蜜素不合格,合格率96%。
专项检查的所有检测结果均第一时间在园区管委会网站上对外公示。针对专项检查中发现的2批次不合格青团食品,执法人员已展开调查,如确实构成违法,处罚结果也将上传至园区双公示平台对外公示。
三是严格实行分级评定。3月,园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针对区内41家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开展2018年第一季度食品安全量化分级评定工作。评定结果分为优秀、良好、一般三个等级,分别用绿色大笑、黄色微笑、红色平脸三种卡通形象表示。执法人员严格按照规范程序,对照量化分级评定标准和检查内容逐项打分,共认定优秀单位26家,良好单位10家,一般单位5家,并在园区市场监管局网站予以公示。
四是集中组织专业培训。为进一步推进食品监管领域政务公开工作,园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于4月3日集中组织食品经营许可培训。通过对2017年苏州中心项目“集中审图、集中受理、集中审核、集中发证”的“四集中”经验总结,进一步强调了便民高效原则,对行政许可事项流程每个环节的时限做出了明确规定,有助于进一步优化审批许可流程,释放行政效能。会上还宣贯了《苏州市行政许可案卷评查标准(2018版)》、《江苏省食品经营许可审查细则》及《苏州工业园区食品小作坊登记管理办法》,对许可案卷、食品经营许可和食品小作坊登记等三方面工作作了进一步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