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建邺区作为南京市唯一全国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区,近年来紧紧围绕国家和省市税收征管工作任务和目标要求,将政务公开试点与征管体制改革紧密结合、深度融合,遵循企业发展周期规律,围绕“理念识别、行为识别、视觉识别”三要素,全力打造“政在身边”税收政务公开服务品牌。以品牌为引领,以智能化办税为导向,积极探索政务公开创新,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利的税收服务,提高公众对改革试点工作的认同度、支持度和满意度。
一、首创“全景式”“套餐式”办事流程,优化税务服务体验
从群众关心的热点出发,对企业发展周期中的涉税事项进行全景导航,在全国税务系统率先研发设计全景式税收政务公开服务套餐,将“放管服”改革要求贯彻到纳税人日常办事中。
一是定制办税导航菜单。模拟企业生命周期,将涉税事项按“我要创业了”“公司开业了”“公司好福利”“公司盈利了”“重新开公司”五个阶段进行划分,打造对应的5个办事指南集成模块,实行“一次性告知”和“全景式导航”,充分满足纳税人“何时办”“办什么”“怎么办”的信息需求,让企业从开办到注销全周期心中有数。大力推广“套餐式办理”,解决群众办事信息不对称、多次跑、反复跑等问题,当好全周期办税服务“店小二”。
二是疏通政务服务堵点。建立政务公开栏目与电子税务局业务信息共享机制,自主研发设计政务公开体验系统,通过信息自动抓取实现公开栏目内容动态更新,集成公开税收管理事项4大类15项试点内容,确保纳税人可以实时查询行政处罚、行政许可、非正常户认定等执法类信息,实现应公开尽公开。截至9月底,制定行政权力、行政责任及公共服务三张清单共126项,行政权力目录701条、公共服务事项目录10条及办事指南10项,均已通过体验系统挂网公开试运行。
三是推行非接触式服务。推行手机APP个税申报,实行税务文书线上邮寄申请,线下物流配送新模式。推广“免填单”“网上领、邮寄送”等非接触式服务,9个多月来,实体办税厅取号量减少一半以上,纳税人平均等候时间减少45%,得到国家税务总局肯定。1.3万个体工商户、2.5万户企业通过政务公开网站知晓“网上办税”。2017年,12万元以上个税网上申报21806人,同比增长33.34%;个人独资合伙企业及个体工商户查账征收户网上申报1900人次,同比增长104.30%。开展试点满意度测评,目前已有4000余名纳税人参与,平均满意度达97分。把纳税人信用评定结果公示作为政务公开的重要内容,加大“信用+融资”税银合作力度,今年上半年累计发放贷款3.23亿元。
二、打造“智能办税1+1+1”模式,提升税务服务质效
坚持便民利民导向,积极探索智能化、自助式办税服务新方式,采取“1个智能导税机器人+1条智能二维码+1个智能综合办税体验区”的导、讯、办一条龙自助办税新模式,进一步优化提高办税缴费便利化水平。
一是智能导税拉近距离。为进一步提高办税大厅服务质量,有效化解导税分流压力,积极引入人工智能服务方式,精心打造了南京市税务系统第一台机器人导税员“瑞瑞”,纳税人可以通过语音、触屏等方式进行实时互动,也可以咨询各种税收问题,切实为纳税人带来耳目一新的办税体验,拉近了纳税人与税务机关距离。
二是智能条码贴近需求。坚持需求导向,推行办税事项“二维码”一次性告知措施,不断优化办税讯息指引服务。全面梳理“全程网上办”事项和常用税收政策,按内容分门别类制作成不同二维码,在办税大厅固定区域打造二维码墙,并同步通过辅导手册、电子屏、展板等载体公开最新涉税讯息,纳税人只要用手机扫一扫,各项业务操作指南、流程指引一目了然,切实帮助纳税人轻松明白办税。
三是智能办税优化流程。持续提升办税大厅服务功能,积极打造智能化、自助式综合办税区。建立“政务公开体验区”“旗舰店”等新载体新平台,动态更新办税信息,宣传税收政策,提供触摸屏导航查询、信息检索等服务,使其成为实体办税功能区的“使用说明书”。与电子税务局体验区、自助办税区共同形成互联网办税一体化服务区,使纳税人共享智能化办税的随时随地、自愿自主的高效便利,有效缓解窗口办税压力。
三、探索“智慧微媒体”传播方式,打造税务服务品牌
强化宣传推介,不断拓展税收资讯传播新路径,积极探索涉税政务微公开新形式,扩大税收政务公开社会影响力、覆盖力、知晓度、满意度。
一是积极打造“两微一端”。进一步创新政务服务,完善微信服务号查询及信用登记管理功能,升级优化便民办税“微税厅”。主动加强与“我的南京”APP软件平台合作,面向全市纳税人提供个人所得税申报信息自主查询等服务,扩大信息共享范围。2018年上半年,微信服务号共推送消息154条,阅读总量达15万次,平台关注量增加至4.5万人。
二是主动创新微品宣传。打造“萌萌小税官”卡通形象,以动漫形式展现政务公开、政策解读、办税指南等内容,提高公开内容观赏性、可读性。借助省市局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推出“一张图看懂税收管理政务公开”“一图看懂建筑业营改增那些事儿”等微系列宣传品,用心打造更加易读易懂易用的公共产品。
三是优化拓展资讯类型。打造“指尖上的阳光税务”,在税收宣传月期间,组织开展“深化政务公开,打造阳光税务”主题活动,面向纳税人推广电子税务局、手机APP、二维码等便民办税举措。开展微平台有奖答题等活动,提高公众参与度。完善在线直播课堂,开设点播课堂,实现移动式培训、自助式教学、在线答疑等功能的一站式体验。
四、深化部门融合协作,完善税务服务机制
建邺区税务部门合并挂牌后,新机构人员加快全方位深度融合,进一步构建完善工作机制,提升工作水平。
一是完善责任体系。以征管体制改革为契机,在原有工作联系会议制度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结构,明确专职责任领导,充实工作团队成员,增设至10个专项小组,实现业务链条专题化、全覆盖。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细化责任分工,强化与省局、市局、区政府的沟通互动,积极听取收集意见建议,进一步巩固提升改革工作质效。
二是打造统一品牌。将工作下沉到纳税人办事的“微循环”和“毛细血管”中,立足社会公众办税需求,引入智能服务方式,融合原建邺国地税局载体平台,大力开展多平台、多渠道、多形式的涉税信息公开创新尝试,积极打造“政在身边”税收政务公开服务品牌,集中力量解决与纳税人最密切、最直接的问题,真正让纳税人交明白税、办明白事。
三是规范工作制度。创新打造全省首个“税收听证室”,用于公开组织税务行政听证、复议,模拟行政诉讼,把涉税案件晒在“阳光”下。新机构挂牌后,结合新形势新要求,修订完善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税收管理事项试点内容,明晰时间表、路线图、任务单,重新制定规范统一的政务公开工作规则,切实确保试点工作高质量完成。